阿明散文中的悲情意识

阿明散文中的悲情意识

ID:46615344

大小:7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阿明散文中的悲情意识_第1页
阿明散文中的悲情意识_第2页
阿明散文中的悲情意识_第3页
阿明散文中的悲情意识_第4页
阿明散文中的悲情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明散文中的悲情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阿明散文中的悲情意识    应该说,阿明我是通过叶子认识的。先识其文,后见其人,再系统如读其文,一个活生生的阿明,就一步步地向我走来;或者说,我们通过网络、文字和现实,彼此不断走近,似乎有一种缘分的力,在推着彼此相向而行,以微笑的姿态,直至神交。朋友就难免有了一些感觉,一种内心的基本判断与认知。因此,当阿明带来信息,谓要出一个评论集,希望为他的文和人说几句话时,我几乎是不假思索,脑子里就冒出了一个字:    情,悲情的情。    本来,人是有血性的动物,情是人性的重要元素;因情而美,因情而累,为情而伤,几乎是每一个人一生

2、中难逃的宿命;无情未必真豪杰,也是人所共知的道理。这一切都不足为怪,阿明也应不该例外。可是,当我要以悲情二字,为阿明的散文甚至内心世界命名时,还是连自己也感到有些意外。    是的,自己怎么就把一位大大咧咧的男人,嫁予悲情了呢?不说与李昱、张爱玲同日而语,至少也可从中品“风潇潇兮易水寒”的婉约味道。这怎么就是我所认识的阿明?记得,开始我对阿明的印象,根本就不是这样啊。先前从榕树下零星读到的文字,倒没有什么特别鲜明的感觉,最多停留在一个玩文字的性情中人层面。书是同真人一同走到我面前的。好像是在前年或者更早,到沈阳考察一个项

3、目,少不了要约约几位文友。完了公干,心里就慌慌的,晚宴和精彩的二人传表演,都是心不在焉,礼节性地做了应酬,便匆匆溜出刘老根大剧院,打的直奔约定的茶楼。到了才知道,热情的米奇、阿明,惠心早已到达,煮茶论文,虚位以待。心有歉然,可还没容表达,初次见面的阿明,便先声夺人,边斟酒边吆喝着,酒酒酒,充当了聚会的主角。也许文化的神交,本身就一种穿透内在的力,无须旷日持久,三杯两盏下来,我们已然推心置腹的老友。  这就是阿明,连同他的《检索黑人阿明》的书,还有《听剑集》,一下来到我的面前。其实,虚拟与现实,并没有切然的界限,都是一种真

4、实的存在,一种生活方式,界限只存在于我们的习惯里。我们同桌而坐,把盏共饮,相谈甚欢。如果说这就是现实中的阿明,那是与忧郁、悲情沾不上边的。无论是举杯交箸中的不依不饶,豪气加身,还是那书封面上的他,那副行走江湖,目不斜视,思而不拘,沉稳洒脱的样子,都似乎是侠义的,豪放的,耿直的,阳光的,触摸不到柔软与伤感的影子。这是刚见面时,阿明给我的初始印象。我曾经凭着一种直觉,在这样的印象中作过稍许的停留,并试图把它定格。然而且慢。翻开阿明的书,认真阅读,多读一些,印象顷刻瓦解。阅读那些平实中带着沉重的文字,还有那与文字血脉相通的人,

5、作家本人或他作品中的主人公;然后,随着那文的文思循循而进,沿着一条文脉铺就的路,走进阿明的内心,去看看真实的阿明。    的确,阿明的文和人,性情色彩都是很重的。只要我们用心走近阿明,就会发现,透过肤浅的表象,外表阳刚豪爽的阿明,内心其实是那么的柔软,富有铁血柔情;他的情,性情,亲情,爱情,同情,都在文字营造的空间涌动,通过独有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包括他的人,即为人处事(这一点需要较深入的了解);他的文,我所接触的主要是散文;他的记忆,一种阿明式的叙述方式。而贯穿于情中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悲,一种幽幽的,隐隐的,撕裂

6、心房的悲情。时代之悲,爱情之悲,人性之悲,像一道幽蓝的光,透析于文字的背后,让人感到,顺着那光,不仅可以走近他叙事对象的彼岸,而且可以在抵达作家灵魂中,获得一种精神在场的震撼。此时,你就再很难将阿明与表面的豁达豪爽,阳光乐观,大气粗犷之类的词联系在一起了。甚至,有时会让人弄不明白,究竟谁才是真实的阿明:文字的,还是现实的;或者都是,或者都不是。我相信,文字更能接近人的本真。如果我的这种判断成立,那么似乎可以确认:阿明的文字,应是更接近阿明内在真实的;而我们现实中看见的阿明,那种开朗,那种豁达,那种无拘无束,豪爽大气,也许

7、包含着某种黑色幽默式的隐忍。此时,也许你就会禁不住在内心追问:你究竟对阿明了解多少?    阿明的时代悲情,是通过一批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爷爷,父母,外婆,二丫,花姑等,以一个个鲜活辛酸的生命体验呈现的,质朴、淳厚而痛彻人心。翻开《检索黑人阿明》,第一篇文章就让我思索良久。按照常规,家庭亲情的天伦之乐,是世间最美好温馨的感情。然而,阿明的开篇却是《天伦之苦》,不能不让人感到有些意外;进而想到,难道阿明家有不和,或境况贫寒。细读文字才发现,那种所谓的苦,并非与一个家庭的贫富和睦相联的小家之苦,而是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

8、个时代悲情背景下的命运大苦。  以阿明笔下的爷爷,和他的命运呈现出来的时代之悲为例。这位坚守“横平竖直,规规矩矩”做人规则,视“儿孙满堂”为福的乡下人,一生追求的目标似乎都实现了,直至含笑九泉。然而,当我们随阿明的文字,于不经意间拾起他短暂一生的轨迹,才惊异地发现,这种所谓的幸福与含笑中,有多少常人生命中难以承受的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