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东京都立大学校园规划设计_苏男初

评东京都立大学校园规划设计_苏男初

ID:46595266

大小:166.8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评东京都立大学校园规划设计_苏男初_第1页
评东京都立大学校园规划设计_苏男初_第2页
评东京都立大学校园规划设计_苏男初_第3页
资源描述:

《评东京都立大学校园规划设计_苏男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OI:10.13942/j.cnki.hzjz.1997.03.032城乡规划·园林建筑及绿化评东京都立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苏男初任西岳在日本研修建筑设计时,曾经参观考察过东京和名古屋的许多大都立大学逐步从城市迁往郊区。日本许多建筑设计院参与了该校的校学。至今,印象最深刻的唯有东京都立大学。下面仅从校园规划设计的园规划和建筑设计,最终实施方案是由桢文彦、矶崎新、阪田诚造等著名角度,依照自己的感觉予以介绍和评论。建筑师审查确认的。在当时的日本建筑界引起广泛的关注。1相关数据2建筑布局与功能分区该工程地处日本东京都八王子市南大尺1—1,占地面积4.2793万2.1建筑布局m2,建筑面积为14.65

2、72万m2,设计于1986年1月—1988年3月,施工于1988年7月—1991年3月。总工程费为570亿日元,建筑结构为日本的大学校园布局主要有三种型式:铁骨钢筋混凝土结构,最高层数为地上9层(理工学部本馆)。①线形分布,沿校园内的直线形主要道路或环状道路分布,如,爱本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趋势日益增强。出于知教育大学,南山大学等;用地紧缺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原因,与筑波大学、中央大学一样,东京②并行分布,建筑朝两个方向并行分布,设施较多,面积很大的校园常采用这种方式,如,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千叶大学等;③向心分布,这种分布有一个中心广场,使各设施均易辨认,并有整体感,许

3、多私立大学采用了这种分布方式,如,关西学院大学、名古屋商科大学等。大学校园布局型式的确定,既取决于学校的设施、规模及内容,又同时取决于选定作为校址的地形地貌。而且后者似乎更为关键。东京都立大学位于一座风景秀丽、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狭长山丘上。基于上述原因规划时似乎别无选择地采用了线型分布型式,依山势自然布局。建筑师意识到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土地,又易于设立较为丰富的室外空间层次。再安排一些颇具山野情趣的室外空间(如绿地)、过渡空间(如广场、中庭),有建筑师在刊物上喻之为“具有自然生命力的外部2道路、喷泉、建筑小品(光之塔)空间”。2.2道路设置校园中有两条东西向的道路:一条为主干线(主控线),是为

4、解决人第一作者单位青海省教委流疏散和各设施之间的联络问题,因此,居于南北宽度之中,并树状分支华中建筑1997,VOL·15NO·393勾通各单体建筑和室外空间(广场、绿地、建筑小品等);另一条为环形行车路线,东西两头设置了两个可停放390台车辆的大小停车场。虽然机动车辆并不进入校园,但车主(教职工、学员等)停车后可通过十分捷近的路线进入各单体建筑。这里有了更多的安全和宁静!相比于国内大学校园,那种人车混流的喧燥着实令人不安。当然,这与我们尚未完善的城市交通网络也有关系。2.3功能分区众多日本大学的功能设置一切都是为学习、科研及教学考虑的,相比国内要简单得多,少了大面积的教职工住宅、学生公寓、

5、商店及校园市场……东京都立大学主要由文科部、交流设施(校内交流及对外交流)、理工部和运动场所四部分组成,并按上述秩序由东向西串联推进,呈一字形排列。文科部规模较小,加上本部办公用房占据东头;理工部规模很大占据较为宽敞的西向用地;运动场所(图中未表示出来)不得不与之相邻,为多数人提供最为直接的服务;文科部和理工部之间的窄长地段,4环廊·喷泉布置了交流设施(包括国际交流会馆、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广场、图书馆、科研及情报设施)。可以说校园规划的功能分区是十分明确合理而恰到好处的。我试图将四个功能组团调换安排,但都以失败而告终。3规划设计特点与建筑风格艺术形象的最大意义不在于模仿,而在于创造。只有显示

6、出个性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对于校园环境的塑造也一样,只有采取并运用某些颇具特色的规划设计手法,才能建构出个性鲜明并难以忘却的校园整体印象。东京都立大学的校园规划设计反映出,建筑师摒弃了那种传统建筑风格的校园规划思维,产生了一种追求新的个性化的建筑风格意识。5理工部远视3.1规划特点不论建筑艺术的发展如何在功能与形式的两极之间来回摆动,“空间”总是建筑的主角。众所周知,日本建筑师拓展了传统意义上的空间理论概念。这种创造力也许来自于日本民族的血缘气质和心理之根。日本人精明细致,小心谨慎,那种对建筑室内、外空间处理的精雕细刻和出其不意,总是令人叹服而难以模仿。东京都立大学室外空间设置的特点是

7、:①以本部(文科部)作为重点考虑,通过四周建筑物围合出50m×100m的“大学广场”,南北两向设置了两排柱廊,构成了极富感染力的主广场;交流区域设置“学生广场”(三面围合),理工部设置“理工广场”(三面围合);主次空间的界定是通过广场的体量尺度、围合方式及建筑的色彩质感变化得以实现的。值得注意,这里有一对矛盾存在———理工广场是次广场,大学广场是主广场,而理工部学生人数较多。为了既不喧宾夺主,又方便使用,建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