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苏科版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科版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课题:6.5垂直(perpendicular)[苏科版七年级(上)数学课本P221-P224]万广磊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垂线,并且会用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2.了解垂线的一些性质;(二)能力目标:1.会用方格纸、三角尺、直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2.探索了解垂线的一些性质;(三)情感目标:1.在四个系列探索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相互交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关注学生在课堂的发展。(四)德育目标:1.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发现美,热爱生活;2.结合教学素材,对学
2、生进行安全、环保教育。学习重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学习难点:探索了解垂线的一些性质学习关键:垂直及相关概念的理解学习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知识的来龙去脉,经历“从直观的看-------动手操作-------理性思考-----尝试表述------集体修改------思维优化”的过程。教具准备:绘图讲义,白纸、粉红纸各70张,发给学生。教学活动:一、情景问题:污水处理厂要把处理过的污水从排水口A引到排水沟PQ,作为工程师,你应该如何铺设排水管道,才能使材料最省?二、揭示课题:6.5垂直(perpendicular)[
3、活动]求教老师,读单词,师生一起读。三、新课学习:1、展示学习目标:1.认识垂线,并且会用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2.会用方格纸、三角尺、直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3.探索了解垂线的一些性质;[活动]学生朗读,(表扬)你认为自己能够达到以上目标吗?有没有信心?2、品味美的生活[活动]欣赏几张图片,感受生活中垂直带来的美。(提示)我们用发现的眼光来发现生活中的美。这些美的存在和我们学的数学知识有着很密切的联系。3、探索活动A系列:活动一:请你找出教室内有哪些线互相垂直?[活动]学生说出教室内有哪些线互相垂直;活动二:(你跟我学)请你折
4、叠一张长方形的纸,在纸上画出折痕,说说折痕位置关系.[活动]先两次对折得到两条垂线,画出垂线,量出夹角的度数。在用其他的方法折出这样的两条折痕。(斜折两次)4、美好的回忆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1.请指出∠1,∠2,∠3,∠4之间的关系;2.∠1,∠2有没有可能相等?[活动]学生相互提出问题,找同学回答,可以有好朋友帮忙解答,并且评价表现。5、新定义(1)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就是垂足.(2)如图,直线AB、CD互相垂直就表示为CD⊥AB,或者AB⊥CD,CD是AB的垂线,AB也是CD的垂
5、线。特别说明:线段、射线与直线互相垂直,就是指线段或射线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活动]学生自己在纸上画垂线,并且标记。6、火眼金睛如图,直线AB、CD与EF相交于点O.(1)∠1=500,∠3=400,请判断图中有哪些直线互相垂直,说出你的理由。(2)∠1=500,如果要判定EF⊥CD,还需要添加什么条件?[活动]学生思考,说出理由。讨论,解答,修改。7、我是小导游“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是清代词人姜夔《扬州慢》的名句.左边是扬州市的旅游风景图(部分);1.请找出竹西中学的位置;2.图中有哪些道路与国庆路垂直?3.经过文昌中路和国庆路的
6、交叉口并且与文昌中路垂直的路有几条?4.经过文昌中路和国庆路的交叉口,并且与梅岭路垂直的路有几条?[活动]学生讨论后,解答。8、探索活动B系列活动三:经过点A画直线m的垂线n.[活动]学生先画,教师巡视,再用Flash动画演示一次,学生再画一次。经过画图,你可以发现一个事实: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活动]教师描述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学生识别。9、探索活动C系列活动四:跳远成绩的测量10、量一量请你量出图上点A到直线BC的距离是厘米.11、试一试在△ABC中,你可以过点A作出BC边上的高线吗?[活动]学生画,教师
7、演示一次。12、比一比已知如图,点A、B、C、D在直线AD上,点P在直线AB外,并且线段PC⊥直线AB,垂足为C。请测量PA、PB、PC、PD的长度后再比较它们的长短。经过测量,PA=cmPB=cmPC=cmPD=cm所以,最短。经过画图,你又可以发现一个事实:垂线段最短[活动]学生自己量,(允许误差),再比较,得出结论,再优化)13、探索活动D系列活动五:过马路中的数学知识[活动]分析过马路的数学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快的速度走过马路,应该走最短的距离。[活动]安全教育。四、应用拓展:解决工程师的难题[活动]学生自己给出最好的方
8、案,交流,指点。五、心得交流:开心的说说我们的收获![活动]学生自己总结,再看书,最后描述,补充。教师总结。[活动]幽默图片的赞扬(大拇指)六、课后练兵:课本第1、2、3题、4、5题中任选2题解答,并且相互交流。设计思路:一、本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