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列式不计算”题型错误归因及改进策略

“只列式不计算”题型错误归因及改进策略

ID:46589715

大小:6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5

“只列式不计算”题型错误归因及改进策略_第1页
“只列式不计算”题型错误归因及改进策略_第2页
“只列式不计算”题型错误归因及改进策略_第3页
“只列式不计算”题型错误归因及改进策略_第4页
“只列式不计算”题型错误归因及改进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只列式不计算”题型错误归因及改进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只列式不计算”题型错误归因及改进策暁只列式不计算是六年级数学练习和测试中的一类常见题型,重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已知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该说,学生对于这类题目的数量关系和题型特征具备一定的熟悉度,然而从结果看,错误率却一直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対于同一习题,只列式不计算比完整解答的正确率更低的“奇怪”现象.一、问题的描述因参与“小学高年级思维能力的课题研究”发现这一问题,从总体上分析,学生在完成这类题型时错i吴率较高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引起了笔者的极大关注,并收集了较多的原始素材,经整理归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2、(说明:涉及数据分析以每班40人计算)(-)典型的分数应用题例1一件衣服现价150元,比原价降低了30元,降低了几分之几?列式:・这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决问题,逆叙式表述对于学生分析该题造成了很人的困扰.完成情况如下表:例2学校5月份的水费比4月份多用150元,刚好比4月份多用了20%,5月份的水费是多少元?列式:.这是“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变式题.(-)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例3—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完成,甲、乙合作6天完成.乙队单独做几天完成?列式:・在统计这题的数据中令我

3、略感吃惊的是有42.5%的学生没有做,另有部分学生出现了1一-10,1*-这样的错误结果,正确率仅为22.5%.例4某种农笏血加水稀释后可喷洒公顷的菜地•照这样计算,5kg农药可以喷洒多少公顷菜地?列式:・这是一题涉及分数运算的反归一解决问题,结果有等错误列式,正确率为10%.(三)百分数应用的习题例5叔叔2012年3月1口把2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三年,年利率为5.22%,取款时,叔叔一共可取回多少元?(利息税20%)例6李老师写了3篇科普故事,得稿费3400元,超出800元部分按14%缴纳个人所得税,李老师缴

4、税后实得多少元?这类习题通常步骤较多,对学生审题能力、综合分析条件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因题意不明遗漏了解题步骤或分析错误.(四)几何知识解决问题例7小华用一•根长80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接头处损耗不计),长方形的长是32cm,宽是多少厘米?列式:■二、原因分析从学生“学”和“做”的角度深入分析出现此类题型错误率居高的原因,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已学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不高拥冇抽象和概括程度高的知识结构,意味着学生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对信息进行居高临下的处理.从上述错误产生的根源分析,学

5、生对于不同类型解决问题条件特征的基础性的分析存漏•例1题中首先要明确的是“谁跟谁比”的问题,例2解决的关键是“5月份水费二4月份水费+150”这一关系,也即“比多比少”的知识.因为学生没有找到原有的知识固定点,导致对于综合性分析解题思路造成了极大的障碍.(2)知识之间有效迁移的能力相对欠缺数学知识迁移的实质是学习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通俗地说,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上述知识固定点的缺失,也使得知识间的有效迁移不可能发生.例4题的错误充分暴露了这一问题,相对不熟悉的生活情境,涉及分数乘除的运算,使头脑中原冇归

6、-问题的解决方法产牛纠结、混淆,以致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错误列式.(3)程序性知识没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对于百分数应用习题中出现的错误经常令老师感到不解,学生似乎明明懂得怎样解题,在习题讲评的过程中也相当顺畅,为什么学生单独面对这类题目时就会顾此失彼,错误百出呢?通过分析,此类题目的解答步骤体现出较强的程序性,通常以“如果,那么”的规则进行表述,这就需耍学生通过连续的模块化的思维活动达成问题的最终解决.如果学生具有在面对问题情景时就知道怎么办的程序性知识的话,学生就会感到成功解决之后的快感,一旦缺乏自动化的程序思维,就

7、会造成思维的混乱,导致错误的出现.从教师“教”和“练”的角度来看,対于只列式不计算这一相对非典型的习题,也冇着改进教学的需要,将对解决问题的教学产牛极大的促进作用.1.应从重解答转变为重解法口常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度重视重复式的解答练习,却忽视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心理学实验认为:知识的概括性越强,迁移的范围就越广.然而,课堂教学中数学例题都是以情境性的方式出现,学牛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较依赖于当时出现的简单情境.而习题的呈现却是千变万化,如果学生只安于“类型+方法”的模式,那么数学知识就毫无灵活运用可言.因

8、此,在教学中,要处理好“题理”与“解答”的关系,通过対“题理”的充分挖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2.应从循顺序强化为重沟通对新旧知识的相同、相通之处缺乏深入分析,使教学中“水到”尚待“渠成”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需要在遵循原有知识体系开展教学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及时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从以上例3的错误中学生对于工作问题数量关系在分数计算范I韦I内的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