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587316
大小:2.28 MB
页数:84页
时间:2019-11-25
《第6章_过冷奥氏体转变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图6.1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6.2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图6.3IT图与CT图的比较和应用过冷奥氏体:在临界点以下存在且不稳定的将要发生转变的奥氏体。等温冷却----TTT或IT图连续冷却----CCT或CT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IT)也称TTT曲线(Time-Temperature-Transformation),因形状如字母“C”,故称C曲线。主要反映了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的规律,主要用于研究相变机理、组织形态等。在一般热处理生产中多为连续冷却,故难直接应用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图(CT)CT图也称
2、CCT图(连续转变图,Continuous-Cooling-Fransformation),能比较接近实际热处理冷却条件,应用更方便有效。IT图和CT图全面反映了过冷奥氏体转变与等温温度、时间或者与冷却速度之间的关系。可见,IT图和CT图对热处理生产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1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IT图)6.1.1IT图的建立常用的方法有:1.金相硬度法2.膨胀法3.磁性法4.电阻法5.热分析法6.1.1IT图的建立1.金相硬度法最基本直观和精确的方法,也是常用方法之一。在等温过程中未转变的奥氏体在淬火时转变为马氏
3、体,等温转变的产物则分布其中,金相观察时即可识别。要求:试样:φ10~15mm,厚1.0~1.5mm,具有相同的原始组织(可通过退火或正火获得)。奥氏体化:所有试样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奥氏体化,要求奥氏体的化学成分均匀一致。6.1.1IT图的建立1.金相硬度法步骤:①将一组试样(5~10个)加热奥氏体化。②迅速转入A以下某一温度(如650℃)等温浴炉中,c1分别停留不同时间(如t、t、t…),随即迅速淬入123盐水中;③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分解产物和转变量,确定转变开始时间(1~2%)和转变终了时间(98%),绘出T下以1
4、奥氏体转变量—时间为坐标的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6.1.1IT图的建立1.金相硬度法6.1.1IT图的建立1.金相硬度法步骤:④用同样方法,将第二组试样在另一温度下等温(如600℃),绘出该等温温度下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以此类推,获取不同等温温度下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⑤将不同温度下的等温转变开始时间和终了时间绘制在温度—时间半对数坐标系中。并将不同温度下的转变开始点和转变终了点分别连接成曲线,则可得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优缺点----直观、结果不连续、费时。6.1.1IT图的建立2.膨胀法:利用钢在
5、相变时发生的比容变化。A6、高IT图分析:ABCD线:不同温度下的转变开始时间;EFGH线:转变量为50%时所需的时间;JK、LM线:转变终了时间转变开始线ABCD以左部分为过冷奥氏体区,转变终了线JK、LM以右区域为P或B区,两条线之间为转变过渡区(A+P或A+B),水平线M为S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以下S图6-1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建立为马氏体区。(a)不同温度下的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b)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由两个“C”形曲线组成的,第一个“C”形曲线与珠光体转变区相对应。第二个“C”形曲线与贝氏体转变区相对应。在鼻尖上部:孕育期随T7、↑而延长;在鼻尖下部:孕育期随T↓而延长;在鼻尖处:孕育期最短,图6-1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建立此时A最不稳定,是转变(a)不同温度下的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b)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速度的极大值。曲线呈“C”形的原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由两个因素决定:①新、母相的自由能差∆G;②原子的扩散系数D。∆G和D的增大都使A稳定性下降,转变加快。但是这两个因素随过冷度的变化是恰好相反,相互矛盾的→“鼻子”的形成鼻尖以上:∆G起主要作用,相变受∆G大小的制约;鼻尖以下:Fe、C原子扩散起主要作用,相变受Fe、C原子扩8、散速度的制约。转变产物:在两个“C”曲线相重叠的区域内等温时可以得到珠光体和贝氏体混合组织。在珠光体区内,随着等温温度的下降,珠光体片层间距减小,珠光体组织变细。在贝氏体区较高温度等温,获得上贝氏体;在较低温度图6-1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建立区等温,获得下贝氏体。(a)不同温度下的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b)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转变产物:
6、高IT图分析:ABCD线:不同温度下的转变开始时间;EFGH线:转变量为50%时所需的时间;JK、LM线:转变终了时间转变开始线ABCD以左部分为过冷奥氏体区,转变终了线JK、LM以右区域为P或B区,两条线之间为转变过渡区(A+P或A+B),水平线M为S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以下S图6-1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建立为马氏体区。(a)不同温度下的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b)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由两个“C”形曲线组成的,第一个“C”形曲线与珠光体转变区相对应。第二个“C”形曲线与贝氏体转变区相对应。在鼻尖上部:孕育期随T
7、↑而延长;在鼻尖下部:孕育期随T↓而延长;在鼻尖处:孕育期最短,图6-1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建立此时A最不稳定,是转变(a)不同温度下的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b)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速度的极大值。曲线呈“C”形的原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由两个因素决定:①新、母相的自由能差∆G;②原子的扩散系数D。∆G和D的增大都使A稳定性下降,转变加快。但是这两个因素随过冷度的变化是恰好相反,相互矛盾的→“鼻子”的形成鼻尖以上:∆G起主要作用,相变受∆G大小的制约;鼻尖以下:Fe、C原子扩散起主要作用,相变受Fe、C原子扩
8、散速度的制约。转变产物:在两个“C”曲线相重叠的区域内等温时可以得到珠光体和贝氏体混合组织。在珠光体区内,随着等温温度的下降,珠光体片层间距减小,珠光体组织变细。在贝氏体区较高温度等温,获得上贝氏体;在较低温度图6-1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建立区等温,获得下贝氏体。(a)不同温度下的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b)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转变产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