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冷奥氏体转变总结

过冷奥氏体转变总结

ID:27856651

大小:1.84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8-12-04

过冷奥氏体转变总结_第1页
过冷奥氏体转变总结_第2页
过冷奥氏体转变总结_第3页
过冷奥氏体转变总结_第4页
过冷奥氏体转变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过冷奥氏体转变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过冷奥氏体转变动力学图概述热处理过程:加热、保温、冷却冷却方式有二种:连续冷却方式等温冷却方式dT/dτ→∞时是平衡条件,否则就是非平衡条件。过冷奥氏体在非平衡条件下冷却,可有三种形式。其中:(a)dT/dτ=0,为等温冷却;(b)dT/dτ=C,为连续冷却;(c)dT/dτ=f(τ),为实际冷却。过冷奥氏体:过冷奥氏体转变动力学图:体等温转变和连续转变动力学图:过冷奥氏体主要转变类型:P型转变、M型转变、B型转变钢在热处理时的冷却方式热加保温时间温度临界温度连续冷却等温冷却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TTT图)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又称TTT图、IT图或C曲线。综合反映了过冷奥氏体

2、在冷却时的等温转变温度、等温时间和转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反映了过冷奥氏体在不同的过冷度下等温转变的转变开始时间、转变终了时间、转变产物类型、转变量与等温温度、等温时间的关系)。TTT-TemperatureTimeTransformationIT-IsothermalTransformation过冷A等温转变动力学图的基本形式(一)共析钢的C曲线分析1.线、区的意义线:纵坐标为温度,横坐标为时间,临界点A1线,MS线,Mf线,转变开始线,转变终了线。区:A1以上为稳定A区,过冷A区,过冷A等温转变区(A→P、A→B),转变产物区(P、B),M形成区(A→M)、M转变产物区(M或M+Ar

3、)孕育期最短的部位,即转变开始线的突出部分,称为鼻子。共析碳钢TTT曲线的分析稳定的奥氏体区过冷奥氏体区A向产物转变开始线A向产物转变终止线A+产物区产物区A1~550℃;高温转变区;扩散型转变;P转变区。550~230℃;中温转变区;半扩散型转变;贝氏体(B)转变区;230~-50℃;低温转变区;非扩散型转变;马氏体(M)转变区。时间(s)3001021031041010800-100100200500600700温度(℃)0400A1MsMf2.转变产物依等温温度不同,大体可分为三个温度区:(1).P型转变:高温区(临界点A1~550℃)、过冷度小,P型组织转变区,A→P;扩散型

4、相变(2).M型转变:低温区(在MS以下)、过冷度大,发生M转变的区域,A→M;非扩散型相变(3).B型转变:中温区(550℃~MS),发生B转变的区域,A→B。半扩散型相变需要指出的是,在中部区域P转变区和B转变区可能重叠,得到P和B的混合组织;在下部区域M转变和B转变可能重叠,得到M和B的混合组织;共析钢等温转变的产物及形貌3.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为何呈“C”字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速度受两个主要因素:驱动力△Gv和原子的扩散系数D。等温温度愈低,过冷度大,驱动力△Gv大,等温转变速度越大;但等温温度愈低,扩散系数D减小,原子扩散能力下降,转变速度减小;这两个因素的

5、作用是矛盾的。(1)高温时,过冷度小,驱动力△Gv小,扩散系数D大,原子扩散能力大,以驱动力△Gv影响为主。(2)低温时,过冷度大,驱动力△Gv大,扩散系数D小,原子扩散能力小,以扩散系数D影响为主。上述两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550℃是驱动力和原子的扩散的作用都充分发挥,使孕育期最短,使TTT图呈“C”字形。综上所述,TTT图为珠光体等温转变、马氏体连续转变、贝氏体等温转变的综合。(二)非共析钢的过冷A等温转变曲图与共析钢的A等温转变图不同的是:对亚共析钢在发生P转变之前有先共析F析出,因此亚共析钢的过冷A等温转变曲线在左上角有一条先共析F析出线,且该线随含碳量增加向右下方移动,

6、直至消失。对过共析钢在发生P转变之前有先共析渗碳体析出,因此过共析钢的过冷A等温转变曲线在左上角有一条先共析渗碳体析出线,且随含碳量增加向左上方移动,直至消失。亚共析钢C曲线亚共析钢的TTT曲线FAP+FS+FTBM+A残A3时间(s)3001021031041010800-100100200500600700温度(℃)0400A1MsMf过共析钢C曲线过共析钢的TTT曲线P+Fe3CⅡS+Fe3CⅡTBM+A残Fe3CⅡAACM时间(s)3001021031041010800-100100200500600700温度(℃)0400A1MsMf(三)合金钢的过冷A等温转变曲线合金钢的

7、过冷A等温转变曲线由于受碳和合金元素的影响,图形比较复杂。常见的C曲线有四种形状:(a)表示A→P和A→B转变线重叠;(b)表示转变终了线出现的二个鼻子;(c)表示转变终了线分开,珠光体转变的鼻尖离纵轴远;(d)表示形成了二组独立的C曲线。综上所述,C曲图为珠光体等温转变、马氏体连续转变、贝氏体等温转变的综合。需指出的是珠光体转变和贝氏体转变可能重叠得到珠光体加贝氏体混合组织。贝氏体转变与M转变也会叠。影响过冷奥氏体C曲线形状的因素A的成分:Wc和合金元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