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法指导)走出“任务驱动”的误区

(教法指导)走出“任务驱动”的误区

ID:46586857

大小:5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5

(教法指导)走出“任务驱动”的误区_第1页
(教法指导)走出“任务驱动”的误区_第2页
(教法指导)走出“任务驱动”的误区_第3页
(教法指导)走出“任务驱动”的误区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法指导)走出“任务驱动”的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被抄得十分热火的“任务驱动",已经被许多行业人士引用,成为一个时髦用语。但是,我们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是否就十分懂得“任务驱动''教学了呢?通过长时期观察和思考,我发有的教师对任务驱动的认识带有片面性,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时表现出一些错误的倾向,这里希望结合以川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谈谈怎样走出“任务驱动'‘的误区。一种倾向就是,给出了一个像样的任务,就认为这节课体现了任务驱动教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十分注意任务的设计,把主要精力放在任务作品的设计上。但是,在教学中,这个任务所起的作用并不大。有

2、时仅仅是一个学习需求的引导;有吋只是学生模仿的样板。教学设计中(或教学活动中)看不出教师利用任务去驱动教学的步骤或环节,概括起来叫做“重任务,轻驱动二我们认为,任务驱动教学中,恰恰应该把重点放在“驱动上,而任务只是一个载体。由于计算机任务的多样性,我们难以总结出任务驱动教学的-般步骤或模式,用任务來驱动教学的技巧更是十分丰富具体,概括起来可能涉及这样一些环节或步骤。任务的给出和观察(非作品性任务可能还有任务的形成);任务的讨论和分解;任务分解后,落实各部分(或各阶段)可能涉及的知识、功能和技巧;回顾哪些东西我们已

3、经掌握,哪些不知道(或者不清楚);学习新内容;完成整个任务;总结评价任务完成的情况和学习的新内容。在学习新内容时,本套教材往往给出了探究性试验序列(问题),要求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应该就探究活动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倾向,有针对性的设计出自己的处理方法和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归纳、总结。这样才能真止实现对教学的驱动。另一种认识误区就是:“任务就是作品,作品就一定要完美”。任务容易与作品挂钩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用于驱动教学的任务是多种多样的。WORD、“画图”、网页制作、程序设计等接触的任务往往与作品有关,而网络环境下的许多

4、活动虽然有目的,有内容,甚至可能集成自己的资源,但却不一定能够形成可看性很强的作品。例如电子邮件交流活动、网络环境下的专题讨论、围绕某个专题的资源搜索和集成等。即使是作品式的任务,也不一定非得十分完美。较“完美”的任务具有较好的可看性,但是往往缺乏教学活动中的可操作性。必须注意,我们毕竟开展的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活动,时间局限性很强,与开放式的课外活动有很大的区别,每节课内能够介绍的软件功能或方法是不多的,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任务屮,往往含有许多与本节内容无关的旧知识,结果反而淡化了本节的教学内容,甚至任务需求覆盖

5、不到所教的内容。有的教师喜欢使用一个综合性任务进行一个阶段的教学和训练,不少教材更是采取用一两个任务贯穿全书的办法。任务作品完成了,软件也就学完了。从理论上讲十分理想,但是课堂教学中的可操作性确难以实现。一般中小学一周只有1—2节信息技术课,一个任务要拖很长时间才能完成,若干班合用机房,半成品作品保存的安全性很难保证。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学生在作品制作时,无论方法、途径还是速度,差异是I•分明显的。我们没有理要求所有学生非得按照某种预定的途径序列完成作品,两三节课后,学生作品间的差异将十分明显,后期的任务驱动几

6、乎不能按计划进行。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本教材提倡使用“半成品”作品來驱动一个软件的中、后期的教学。教材上实际已经提供了一些半成品(只不过是书面形式)。教师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些,或者收集、加工一些学生的半成品,形成系统的屮、后期的任务驱动教学资源。半成品可大可小,也不一定具有很强的可看性。例如,训练插入标点符号的半成品可以是一段没有标点符号的短文(保存在学生机或网络服务器上),学生打开文件后,主耍精力才能放在确定和插入适当标点符号的思考和操作上,否则和大量汉字输入混合在一起,将冲淡本节训练;例如,训练颜色填充的半成品可

7、以是一些没有填色的作品,这样学生可以集中精力研究颜色的搭配和填充。例如,基本完成页面制作,但是没有设置超链接的网页半成品(或者PPT页面组)可以用来训练超链接的设置。运行不通(或运行结果不正确)的程序可以成为程序设计教学的半成品。一个电子小报可以支解成儿个阶段的半成品来使用“半成品”训练与整体作品制作适当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套教材中,为了体现任务驱动活动过程,通过了一些实验序列或问题序列,或者提供了一些作品任务的分解,给教师进行下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方便。但是,教材的针对性不可能十分具体,这与具体的学生,

8、具体的基础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教师在使用这些内容时,不能简单地将它搬进课堂,应该根据具体学生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困难应该提出比教材更加深入的预测和解决方法。这才能够具体体现任务驱教学的根本而不是形式。网上看到的教学设计屮,部分教师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具体,不够落实。可以说,还没有把教材转化成教学设计,希望后來的同志予以注意和努力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