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理论教学大纲四部分

《临床检验基础》理论教学大纲四部分

ID:46572394

大小:151.0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5

《临床检验基础》理论教学大纲四部分_第1页
《临床检验基础》理论教学大纲四部分_第2页
《临床检验基础》理论教学大纲四部分_第3页
《临床检验基础》理论教学大纲四部分_第4页
《临床检验基础》理论教学大纲四部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检验基础》理论教学大纲四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检验基础》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使用)I前言《临床检验基础》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是临床医学和实验室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前期课程的延伸,是检验系五年制本科生的必修主干课程之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和电子技术等学科的发展,医学临床检验又吸收了大量的其他学科的先进技术,使临床检验工作在分析检测的速度和灵敏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检测的方法学有了很大的进展。本门课程通过对临床诊断应用较广泛的各种标本的检测,使学生对临床检验工作有较深刻理解,掌握各种实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为学生

2、毕业后能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和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临床检验基础》共分六部分:血液检验、尿液检验、排泄物检验、分泌物检验、其它体腔液检验及脱落细胞检查技术。由于本门课程涉及面广、内容多,授课必须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以确保学生学有所获。因此教学中尽可能配合挂图、实物、模型、幼灯片、投影片、录像片和多媒体等电化和影像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

3、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以便于学生重点学习。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三总教学学时为120学时,其中理论60学时,实验60学时,理论/实验为1:1。四教材:《临床检验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熊立凡,第3版,2004年。II正文绪论一教学目的学习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特点。13二教学要求熟悉临床检验基础的应用目的。三教学内容(一)临床检验基础的现状和特点。(二)临床检验基础的应用目的。

4、(三)学好临床检验基础基本要求。第一章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一教学目的学习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优缺点,血涂片的制备及染色方法、原理和应用、抗凝剂的选择和应用。二教学要求(一)掌握血涂片的制备及染色方法、原理和应用。(二)熟悉常用几种抗凝剂原理、用途及评价。(三)了解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三教学内容(一)全血、血浆、血清的概念及应用。(二)毛细血管采血、静脉采血方法和真空采血法。(三)抗凝剂的选择及应用。(四)血涂片的制备(五)瑞氏染色和姬姆萨染色原理及方法学评价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一教学目的学习手工法红细胞检查、白细胞检查、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

5、应用、血液分析仪校正、质控及性能评价。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比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的原理、方法学评价、质量控制及临床意义。13(二)熟悉红细胞平均指数的计算及临床意义。(三)了解红细胞异常形态及临床意义。(四)掌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原理、方法学评价、质量控制及临床意义。(五)熟悉几种异常白细胞形态及临床意义。(六)了解嗜酸性粒直接计数方法及临床意义。(七)掌握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原理及应用;熟悉五分类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临床应用;熟悉直方图、散点图的临床应用。(八)了解点彩红

6、细胞计数方法。(九)了解红细胞、白细胞生理功能。(十)熟悉血液分析仪校正、质控及性能评价。三教学内容(一)红细胞生理概述。(二)红细胞计数方法及临床意义。(三)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四)红细胞比积测定及临床意义。(五)血片中红细胞形态变化及临床意义。(六)网织红细胞计数及临床意义。(七)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及临床意义。(八)白细胞生理概述。(九)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方法及临床意义。(十)血片中几种异常白细胞形态及临床意义。(十一)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及临床意义。(十二)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十三)血液分析仪检测参数的临床意义。(十四)血

7、细胞直方图的临床应用。(十五)血液分析仪校正、质控及性能评价。第三章血栓与止血的一般检验一教学目的学习正常止、凝血机制、过程及其特征,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机制及出血、血栓性疾病的常用筛检试验。13二教学要求(一)掌握正常止、凝血机制、凝血过程及其特征,熟悉各种凝血因子的作用。(二)掌握PLT、PT、APTT、TT、Fg、D-D测定原理、方法学评价、质量控制及临床意义。(三)熟悉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机制。(四)了解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出凝血时间测定、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五)了解止凝血筛检试验的选择和应用。(六)了解止、凝血筛检

8、试验在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三教学内容(一)正常止、凝血机制、过程及其特征。(二)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三)血小板计数原理、方法学评价、质量控制及临床意义。(四)APTT、PT、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