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中的国民议题法学研究

论战中的国民议题法学研究

ID:46555584

大小:73.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1-25

论战中的国民议题法学研究_第1页
论战中的国民议题法学研究_第2页
论战中的国民议题法学研究_第3页
论战中的国民议题法学研究_第4页
论战中的国民议题法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战中的国民议题法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战中的国民议题法学研究为近代法治国家塑造合格国民,是中国近代法律史上的常见议题。该议题的起源,可追溯至清末新政时期。在20世纪初,思想界与言论界部分人士提出了〃国民程度不足论〃。该论点的要旨为:当时多数中国国民并不具备近代国民所必须具备的智力、道德或法政知识水平,因此中国不能遽行立宪,而须经一定时期的预备工作,待〃国民程度"发达圆满,才能实施包含国民参政权在内的近代宪法。这种意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实践:鉴于〃民智未开〃,正式国会被宣布必须迟至1916年召开;当各省咨议局首度进行议员选举时(1909年),只有0.42%的中国人获得选举权。因此,严肃对待和反思该时

2、期言论中的〃国民程度〃议题(或简称〃国民〃议题),对于更为透彻地理解清末变法的思想与实践,具有足够深刻的助益。〃国民程度论〃不单纯是为拖延改革而寻找到的借口,也不仅是对底层民众的阶级偏见,它是当时中国顶尖知识分子集体性思考和论争的产物。因此,有必要从思想史的层面严肃地把握和厘清这一议题,并初步探究该议题的思想乃至学理根源。1905至1907年间发生在革命、立宪两派之间的思想激战,便是〃国民程度〃议题的发展高潮。本次论战的平台,主要是立宪派刊物《新民丛报》和革命派机关报《民报》。论战的主将,一方是《新民丛报》主笔梁启超,另一方则是陈天华、汪兆铭、胡汉民等革命派人士。在论战中

3、,双方就革命是否会招致列强干涉和瓜分、种族革命是否需要与政治革命并举、社会革命与土地革命是否为中国所必需、中国能否实行共和政治等重大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辩论。在争论中国能否实现共和立宪政体时,〃国民程度〃成为一个重要议题。研究此次论战的部分学界成果,已涉及〃国民程度〃这一主题。但总体而言,相关作品对该主题的探讨皆稍嫌简略,一方面未能系统厘清论争双方在〃国民〃议题上的辩论逻辑,另一方面也缺少对该议题之思想根源的探讨。本文尝试以革命、立宪两派〃国民程度〃之争为核心研究对象,并兼及该议题在清末乃至中国近代史上的发展历程。梁启超的"言论大变"梁启超自1898年秋百日维新失败并流

4、亡日本后,尽管不断出现言论上的反复,但明显体现岀对以革命推翻清廷、建立共和国的政治策略的同情。从《梁启超年谱长编》所留当时梁与康有为及其他同门的书信往来情况看,梁在这些书函中几乎是清一色地主张革命论调。梁在此时发表的某些重要作品,如《卢梭学案》和《新中国未来记》,也是明显呈现出革命与共和的诉求。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梁启超对于中国普通国民是否具备立刻实施共和立宪之能力这一问题,在内心层面仍有所保留,但他在其时所持政治立场,却导致他不曾将该问题予以公开暴露。然而,1903年梁的美国之行,却最终导致他的政治立场及其在〃国民程度"问题上的公开态度,发生重大转变。1903年初,在美洲

5、保皇会的邀请下,梁启超怀抱考察在美华人政治状况的目的,开始了长达九个月的北美之行。梁此行的足迹,几乎覆盖美国东、中、西部各重要城市。由于旧金山在当时拥有全美数量最多的华人(约两万七八千人),所以梁在旧历八月抵达该市后,便以此地华人为代表,〃研究华人的性质,在世界上占何等位置"。研究的成果,便发表在《新大陆游记》一书之中。众所周知,此次考察的直接后果,是梁启超通过对在美华人之状况的观察,对于一般中国国民实行共和政治的能力,产生了根本性质疑。他发现,即使是在美国这个共和国,华人的种种习性仍与共和政治格格不入。通过对各种华人团体之运行状况和相互关系的观察,梁承认:华人只有〃族民

6、资格〃,而无〃市民资格〃;只有〃村落思想",而无〃国家思想〃;只能〃受专制〃,而不能〃享自由〃;华人尚且〃无高尚之目的〃。这种毫无自治能力与政治德性的群体,在共和政治的〃放纵"下,引发了社会秩序的极度紊乱:〃吾观全地球之社会,未有凌乱于旧金山之华人者〃。梁所获得的结论只能是:〃以若此之国民〃,议会制度、选举制度皆不可行,而强行采用这些制度,将〃无以异于自杀其国也〃。因此,梁此时明确声明:〃今日中国国民,只可以受专制,不可以享自由"。当梁启超返归日本后,便借助其所掌握的《新民丛报》这一平台,转而极力反对其从前支持的革命派各项主张,并对当时中国国民是否具有实施共和立宪乃至君主

7、立宪的能力,提出强烈质疑。标志着他〃言论大变〃的一个作品,是发表于《新民丛报》三十八、三十九合号上的《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下文简称《伯伦知理之学说》)一文。在该文中,梁主张,欲实行共和政体,国民必须具备足够的〃共和诸德〃,〃故行此政体,而能食其利者,必其人民于共和诸德具足圆满,不惜牺牲其力、其财,以应国家之用〃。然而中国国民的特征却与这些德性无缘:〃共和国民应有之资格,我同胞虽一不具,且历史上遗传性习,适与彼成反比例,此吾不能为讳者也〃。如果放任这群据说是毫无公民德性(Civicvirtue)的社会成员去组建所谓的共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