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华后期小说中“民间力量”的诗性构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论余华后期小说中“民间力量”的诗性构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ID:465406

大小:66.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08-06

论余华后期小说中“民间力量”的诗性构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1页
论余华后期小说中“民间力量”的诗性构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2页
论余华后期小说中“民间力量”的诗性构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3页
论余华后期小说中“民间力量”的诗性构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4页
论余华后期小说中“民间力量”的诗性构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余华后期小说中“民间力量”的诗性构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论余华后期小说中“民间力量”的诗性构成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国内外对于余华先生的研究,可以说从不曾减温,他代表了中国当代文坛某些最为难能可贵的品质,他几乎成了一面旗帜。余华先生作为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前期创作的一系列的作品中,对于“暴力”和“死亡”的冷漠的叙述使其获得了“残忍的才华”评述。先前的大批学者包括数目众多的读者毫无例外都在其作品中读书了冷漠、愤怒的意味。后期创作中,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他的风格开始转变,不断有学者对此种转变产生了兴趣,并且惊醒了大量的研究,他们认为余

2、华先生的叙述开始变得变得含有温情,更为关注先是生活中底层人的生命状态。期间与民间话语的引入,民间力量的汲取是断然分不开的。在《许三关卖血记》、《活着》等作品中更是让他的读者读出了应对苦难、灾难与不幸时的坚韧与顽强。他的作品不是在控诉与揭露社会各方的苦难对普通人的重压,而要展示的是面对种种不幸与灾难时,如何活下去的精神哲学,亦即活着的哲学。从而显现这个国度中民族性格的特别性与它熠熠生辉的力量。诸如《许三关卖血记》、《活着》、《在细雨中呼喊》等作品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品味过的人。期间叙事的温情性所蕴涵的是民间力量的璀璨光辉,所以探寻其中民间

3、力量的况味以及余华先生为什么选择民间力量进行叙述,从哪些途径获得这种力量成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的方向。说到选择该题的根据,首先是源于自身对这些作品的感动与迷恋,对余华先生淡化历史政治背景,淡化苦难带来的巨大恐怖感觉,通过强调运用民间力量对苦难的承担,包容与消解,展示这个国度民族性格的坚韧性。其次,也是为了紧跟学术研究步伐,对学术热点运行程度的一次直接的体验。陈思和先生在《民间的沉浮——16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中为民间文化形态的定义是:它是在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能够比较真实的表达出民间社会生

4、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自由自在是它最基本的审美风格。它拥有民间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的传统背景,用政治术语说,民主性的精华和封建行的糟粕交杂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藏污纳垢的形态。最后,很多的学者在论述余华先生风格转变原因的时候都说到音乐对其的影响。本人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前提下,打算针对这一特殊原因进行更为细致的探索,仅仅为该种研究提供某种不成熟的可能。选择该课题的意义除了对以往研究进行总结外,更是粗略的对这一课题进行不成熟的深究,同时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研究的基本内容通过对文本和其他研究资

5、料的研读,研究民间力量对余华先生后期小说叙事的影响。针对其后期代表作品中贯穿始终的那条温情线索,以及温情背后支撑的某种民间力量进行粗略的探索。并且在具体文本中浅析所受影响。(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叙事文本中的民间立场已经不言而喻。而我拟解决的问题是导致余华先生运用民间力量的原因与途径,并且在该种或几种原因面前做一个浅显的探究。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研究步骤:1、确定选题方向;2、资料的收集整理;3、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4、执笔撰写;5、反复修改;6、完成定稿。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2、例证法;3、归纳法研究措施:1、图书馆查阅资

6、料;2、网上搜索资料;3、资料整理;4、老师的指导四、参考文献[1]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精神[J].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2]余华.活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3]余华.许三观卖血记[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4]余华.说话[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5]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6]余华.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7]余华.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8]陈思和.中国当

7、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6[9]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刘守华.民间叙事文学研究[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陈思和.犬耕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12]张炜.远逝的山峦与彤云[J].南京:钟山,1995.[13]余华.兄弟.上[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16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残忍中的温情——浅析民间力量对余华小说叙事的影响研究随着当代文学的绵延发展,人们的研究经验日益丰富。学术界对于余华小说叙事的研

8、究也日益广泛。余华先生作为当代文坛的一面旗帜,早期以冷漠与残忍与死亡主题结下不解之缘。作为先锋作家的代表之一,那种近乎残忍的叙述历来备受争议。研究者对于其叙事的先锋性兴趣颇为浓厚。时间进入九十年代,学者们又把目光投向了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