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的混合学习教学策略实证研究

基于单元的混合学习教学策略实证研究

ID:46538631

大小:6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5

基于单元的混合学习教学策略实证研究_第1页
基于单元的混合学习教学策略实证研究_第2页
基于单元的混合学习教学策略实证研究_第3页
基于单元的混合学习教学策略实证研究_第4页
基于单元的混合学习教学策略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单元的混合学习教学策略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单元的“混合学习”教学策略实证研究——以高一物理《机械振动》单元为例上海市奉贤屮学周世平摘耍:"混合学习(BlendedLcaming)”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然趋势。关键字:高中物理;混合学习;在线学习;课堂学习;互动教学策略1一、研究背景综合各类文献可知,冃前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耍存在如下问题: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观念落后、层次低、长期效益不显著。依然冇相当比例的教师在仅仅将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己发表的整合方案多数依然属于封闭式的、以知识为屮心,以教师为屮心的方案,与课改理念

2、存在较大差距。缺少动态、开放、丰富、有效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研究。包括:资源库建设低层次重复建设较多,贴近学生需要、不断更新的资源库较少;忽视学习环境中的情感互动设计、师生关系的重构;缺乏体现计算机网络优势的互动课程的开发;缺乏对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有效管理。课堂学习中不可避免的缺陷,信息技术未能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如个别辅导、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异步学习等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存在过度整合现象,忽视课堂学习的优势,导致整合后效益不升反降。如冇的教师在课堂上却通过网络进行文字对话,一般情况下效益不

3、如直接对话生动有11效,个别整合存在炫耀技术或做秀的嫌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开展“混合学习(BlendedLearning)”是必然选择,是捉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效益的必然趋势。所谓“混合学习(BlendedLearning)即面对面(FacetoFace)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E・Leaming),互动融合所形成的学习方式。核心是实现不同学习方式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拓展学习时空、弥补各种学习方式的缺陷,提升三维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促进学生的全血发展。二、互动教学策略的建构为了实现优势互补,我提出了五个层面的

4、互动教学策略:“绩效策略、建构策略、学习环境策略、学习共同体策略、学习文化策略J它们Z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从上至下,整体指向课程三维目标,多层次、全方位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中心,力求实现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为了检验互动教学策略的冇效性,积累操作经验,研究中开展了准实验研究。三、基于互动策略的准实验研究为了充分体现互动策略的实践效果,我们选择单元为研究对象,而不是i节课或一种教学模式,后者突岀的往往是教学的局部。选择“单元"设计和实施,那是因为一节课的整合无法充分上述论及的互动教学策略

5、。一个单元往往围绕某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展开,有若干节内容构成,既冇贯穿始终的主线,又冇较为丰富、各种类型的知识表征,所以有利于开展两种类型学习的互动。单元包含两个侧面:一是依据学生的思维结构和过程,进行教材和学习活动的程序设计的单元构成侧面;二是依据这种计划指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成一定的概念与技能的单元展开的侧面io到目前为止,基于教学结构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研究报告或案例非常少见,相对2比较典型和成功的是“一个以'对称’概念为主题的案例研究"2。该案例的设计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创新的学习理念为指导

6、,重构了学习过程,如图2所示,给了我很大启示。图厶建立在不同水平学习基础上的实验设计框架以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新教材(上海地区)第六章“机械振动"单元为载体,构建互动策略实施方案,开展了准实验研究。(-)研究样本总样:高一年级750名学生。抽样:木人任教的高一年级三个平行班屮任取两个,分别编号为A班和B班,每个班47人。样本特征描述:本人所在学校是一所地处远郊,新建的现代实验性、示范性寄宿制高级屮淫,由原先的区重点屮学整体搬迁而来。星期一至星期五学生寄宿在学校内学习,学校环境优美,拥有较为先进的教学设施,包

7、括校园网(千兆网)、服务器8台、网络教室4个、电子阅览室1个、每间教室配备多媒体电脑终端、大屏幕投影、视频展台等。本研究所选择的样本不是随机抽样的,主要受制于现行的教学秩序和条件。我在所任教的三个平行班中随机选择了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三个班级都是我从高一第一学期开始任教,任教至今尚未屮断过,三个班级的序号是学校随机分配的。两个个班级中,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能相关的主要特征列表如22基于学习创新的课程与教学设计,《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4期,第37页。3表样本特征样本特征人数(人)男

8、/女生比例初屮毕业屮考理化均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均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均分家里具备在线学习条件的人数由表1可知,两个班级的物理基础整体相似,并没有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我选择A班作为实验班,B班作为对照班。为了更好的开展实践研究,我在高一第一学期进行了预研究,一方面,初步构建了数字化学习中心和班级Blog社区,根据需要不断调整。另一方而,每个学生在班级社区屮进行了注册和网络技术培训,为高一第二学期的正式研究打下基础,确保毎个同学都已经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