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上古诗词教学研究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总第课时复习课题:J(上〉诗词赏析复习目标:背诵古诗词,能把握每一篇的主旨,并能对诗词中的名句进行赏析。课时安排:2课时预学篇:背默诗词一、《七律长征》导学篇:赏析诗词《七律长征》毛泽东二、古诗四首唐•杜甫1>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示例: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以乐景写悲情,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3、如何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示例:"烽火连三月”写出战乱之长,“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战乱中思念亲人
2、,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迫切心情。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之情。4、描绘“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画面。(1)画面: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斷落,已经少得无法梳髻插簪。(2)含义: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咙国昼家的情怀。《泊秦淮》唐.杜牧仁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忧国忧民)2、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其中《后庭花》指的是南朝陈叔宝的《玉树后庭花》,此曲被后人称为“”3、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1)“笼”字
3、妙处:"笼”就是空的意思,它准确、形象地描绘了月下河边的輕景色,创设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又与诗的最后两句写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相照应。(2)修辞手法:互文。(类似手法的其他诗句: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3)描绘画面:如烟的雾气、朦胧的月色,笼罩在河面以及水边的沙滩上。景色特点:朦胧(迷茫)、冷寂(悲凉)。4、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示例:运用委婉含蓄地曲笔手法,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表面上批判的是歌女,实际上批判的沉湎于声色之中
4、的晚唐统治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1、情感: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2、赏析“”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1)诗中“僵”“尚”二字用得好,请你说说理由。示例:“僵”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凄凉,“尚”表现了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2)前两句修辞及作用:运用对比的写法,将“僵卧孤村”的衰老之状与“卫国戍边”的不减壮志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了诗人的爱国热情是终其一生的。3、赏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示例:采用虚实相结合的手法,把现实和梦境相结
5、合,抒发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仁情感: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怀。2、首联写出了作者个人与国家的两件大事:(1)因科举而进入仕途;(2)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3、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示例: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坎坷。“风飘絮”比喻南宋无可挽回的败局,“雨打萍”比喻诗人凄惨的政治生涯,抒发国破家亡的悲哀及无限悲愤痛苦之情。4、赏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示例: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
6、利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忧虑不安的心情,表明当时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极为巧妙新奇。5、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示例:此句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体现了他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三、古诗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仁思想感情:表现了与友人真挚、深厚的友情以及诗人旷达乐观的胸怀。2、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示例:运用对偶的修蒔手法,用凝练、通俗的语言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趨越时空界限的哲理,表达了诗人旷达乐观的胸怀和对友人深厚的情谊。3、说
7、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明确:因为这首送别诗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基调,表现了高昂、进取、乐观的情绪。《己亥杂诗》清•龚自珍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的复杂心情:既有卸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2、“落红不是无情物”中,作者以落红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想继续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3、请你说说对三、四句诗的理解。示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
8、歌。落花的生命并未终结,而是获得了新生。它化作春天的泥土,为培育新一代的鲜花发挥作用。“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4、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得到的启示:(1)要正确对待人生路上遇到的各种曲折、坎坷,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始终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放在首位。(2)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一个人都要发挥奉献精神,积极地为他人着想。四、古诗三首《望岳》唐・杜甫1>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敢于攀登,奋发进取的豪情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