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511882
大小:8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4
《【精品】冷渣器鉴定证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成果登记登记号批准H期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鉴字[]第号成果名称:HBSL型冷渣器在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应用完成单位:XXXXXXXXXX热电有限公司鉴定形式:会议评议(盖章)组织鉴定单位:XXXX集团鉴定日期:鉴定批准日期: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一、简耍技术说明:为解决锅炉炉渣的冷却和连续排放,我们经过研究后认为,选川HBSL型冷渣器适合公司实际情况。HBSL型冷渣器由进料室、出料室、装有一组蜂窝状冷渣通道的转子、驱动装置、机架、断水保护装置等部分组成。工作时先开通冷却水,并达到所需冷却水量,接通电源,转子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低速转动(0〜2转/分
2、),高温炉渣进入进料室;转子与水平成一定夹角,高端设有进渣口,低端设有出渣口,转子每转动一周炉渣也随Z转动一周,并沿下坡滚落一定距离,随着转子的连续转动,炉渣也在冷却通道内连续滚动与换热面交替接触,并将热量传递给冷却通道内的冷却水,冷却水采用凝结水,加热后的凝结水经过低压加热器后进入除氧器,余热得到回收。这种冷渣器中的炉渣在冷却通道内是由高到底端滚动的,所以金属与炉渣之间的摩擦系数很小,金属壁面的磨损也很小。所以此类型冷渣器经济性能很好,能够提高机组效率。二、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型号:HBSL-6-8T2、额定排渣量:28T/H3、进渣温度:W1000°
3、C4、排渣温度:^100°C5、进渣颗粒度:0s20mm6、进水温度:W45°C7、出水温度:W90°C8、配用动力:1・1KWs2.2KW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使用流化床锅炉的电厂所采用的排渣方式基本上有以下几种:1、用冲渣水将渣直接冲至渣池。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排出的高温热渣经冷水汽化后产生大量的热气和灰尘,使厂房和现场污染严重,同时不利于灰渣的综合利用。2、用渣车将高温热渣运至厂房外。此种方法的缺点是现场污染严重且危险。3、采用螺旋水冷冷渣器。此种冷渣器的缺点是冷却效果仍不理想,冷却后的渣温仍在350°C左右,不但达不到冷渣要求,而且在
4、这种温度下运转的绞笼常出故障。如螺旋叶片与中心轴之间的焊接应力消除问题、磨损问题等。4、水冷滚筒式冷渣器。其主要由螺旋叶片、内外套筒、进料与出料装置、进、出水装置、传动装置和底座组成。当滚筒由传动装置驱动旋转时,锅炉排出的高温炉渣在套筒内由螺旋叶片导向前进,冷却水连续均匀地通过套筒夹层,冷却水进行吸热冷却,使炉渣逐渐冷却降温。本次安装使用的HBSL型冷渣器属于水冷滚筒式冷渣器,此种冷渣器的优点在于:1、采用干式排渣,保持了渣的活性,有利于灰渣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2、采用筒体整体转动推进炉渣,炉渣由螺旋叶片导向前进,炉渣与螺旋叶片及内筒摩擦小,磨损小,整机寿命
5、长,功耗低,噪声小。3、采用风水同时与滚动炉渣进行热交换,冷渣效果好,耗水量少。冷却水可采用除盐水,提高综合热效率。4、连续排渣,由于采用了变频调速电机,功耗低、经济性强。5、结构合理,易损件少,便于安装和维护。6、投资少,是目前排渣方式的理想产品。此项设备的安装使用,能够提高机组经济效益,能够改善周边环境,降低扬尘造成的环境污染。适合所有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渣系统改造。主要技术文件目录及来源1、xxxxHBSL型冷渣器在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应用技术研究报告2、HBSL型冷渣器维护说明书及产品合格证书鉴定委员会专家测试报告测试组长:成贝:、、、年月日鉴定意见
6、鉴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年月日主持鉴定单位意见主管领导签字:(盖章)年—月—n组织鉴定单位意见主管领导签字(盖章)年—月—n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情况序号完成单位名称邮政编码所在省市代码详细通信地址隶属省部单位属性1XXXXXXXX热电有限公司XXXXXXXXXXXX234567注:1、完成单位序号超过8个可加附页。其顺序必须与鉴定证书封询上的顺序完全一致。2、完成单位名称必须填写全称,不得简化,与单位公章完全一致,并填入完成和名称的第一栏中。其下属机构名称则填入第二栏中。3、所在省市代码由组织鉴定单位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各部门及其他机构名称代码填写。
7、彳、详细通信地址要写明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区)、街道和门牌号码。5、隶属省部是指木单-位和行政关系隶属于哪-•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国务院部门主管。并将其名称填入表中。如果本单位有地方/部门双重隶属关系,请按主要的隶属关系填写。6、单位属性是指本单位在1、独立科研机构2、大专院校3、工矿企业4、集体或个体企业5、其他五类性质中属于哪一类,并在栏中选填1.2.3.4.5.即可。主要研制人员名单(第一完成单位盖章)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技术职称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对成果创造性贡献1234567891011121314鉴定委员会名单序号鉴定会职务姓名
8、工作单位所学专业现从事专业职称职务签名1234567891011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