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苏体”的本体研究及谱系探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体”的本体研究及谱系探源第36卷第1期2009年1月四川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Vo1.36,No.1January,2009“苏体"的本体研究及谱系探源陈晓春(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四川乐山614004)摘要:结构主义文论关于文学研究的本体论视角,启发我们对”苏体”特征进行文本研究(本体研究),系统把握”苏体”的本体特征•而”苏体'独特的风貌,得益于宋以前中国强大书学谱系的滋养.关键词:苏轼;书法艺术;”苏体”;文本研究;谱
2、系中图分类号:J292.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5315(2009)01-0061-08苏轼在书法艺术领域的精深造诣,使他所创作的书法作品成为后学的范本与楷模,”苏体”也和“王体丁欧体丁颜体丁柳体,一样,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不过,关于"苏体''的特征,学界的研究还是不够的•和许多书法家一样,苏轼的书法创作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人们对苏轼书法演变的过程也不乏描述•但历时的史的描述终究代替不了共时的结构的分析——”苏体”的本体特征到底为何•自结构主义兴起以來的文艺理论思潮的显着倾向是对文学或艺术"本体”的关切和重视,
3、即所谓的文学或艺术本体论•与关注外因对文艺影响的传统文艺理论思潮和比,它们悬置外因,更为重视文艺作品本身的研究.在此视野下,”苏体”自身的结构样态,其典型的结构特征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书法作为一种”抽象”艺术,其本体特征应该怎样界定?应该说,”书法是从文字的形状,线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文字来说,人们在阅读时,总是扬弃线条,去理解它所代表的意义(内容);但作为书法艺术,则力求把字的线条和字的意义结合起来,而始终不扬弃字的形式"H.,而且相较于字的意义,字的形式是书法艺术更为核心的部分,要不然,我们就无从解释那些字体无法辨认,但仍然
4、可以给我们强烈美感的草书•因此,字的形式,应是书法之本体.般说来,书法rti用笔和结体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匕••卯,因此作为书法艺术之本体,我们就可以从用笔和结体两个方面获得认识•为使我们对”苏体”的认识更为全面,我们除分析其用笔,结体,还拟在此基础上就其内在气质作一分析,以使我们对“苏体'本体特征的认识更加全面.“苏体”的用笔很有特点,概括言之,是其对侧锋的重视及运用.书法的用笔是指对笔锋的控制与运用•历代关于用笔的理论尽管不少,有所谓''中锋侧锋“偏锋丁折锋丁搭锋T藏锋丁裹锋丁平起”,”中实”之说,但基本的用笔还是中锋(正锋)和侧锋,
5、中锋是笔的锋尖保持在字的点划中,中锋行笔是中国传统书法的基本技法,尽管历代书家都强调所谓"笔笔中锋二但冲^毕竟是相对于,,偏怖存在的,无偏也就无中,中锋往往是相对的,运动的,在不断的纠偏中存在,绝对的中锋是不存在的•与中锋相反的是偏锋,即将笔的锋尖偏在字的点划一边,这种用笔为书家人忌•侧锋与偏锋有本质上的区别侧锋虽然以偏侧取势,但往往偏而能够归中,它仍然属于传统书法创作中的基本用笔方法,所以,丰坊《书诀》有云:”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收稿日期:2008-03?20作者简介:陈晓春(1965—),四川省沐川县人擞授,全国苏轼研究
6、会理事.61四川I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锋取妍.”[2】1弘侧锋的大量运用,使”苏体”刚中带柔,富有变化.苏轼在用笔上并未一味迷信”笔笔中锋”,以此作为限定自己自由创造的法度,相反,他”执笔近下”,多用侧锋,一些人因此就讥嘲他”用笔不合古法”,甚至说他”尚未能把笔”•其实,书法上的侧锋用笔,自有其深厚的传统,苏轼从北魏正书(以《魏灵藏造像记》为代表的”龙门四品”为侧锋用笔的典范之作)秋'颜体'中吸取了侧锋用笔经验,并将其融入自己的书体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首先,侧锋用笔往往形成的点画上的方笔,所谓“欲侧笔,则微倒其锋,而书体口然方矣”
7、“,而方笔使”苏体”产生了纵逸外拓的气质.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有云:”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方用顿笔,圆用提笔•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浑劲,外拓者雄强“苏轼书作中当然并非全为侧锋用笔,否则点画一概为方,就显单调•但因侧锋得到较为充分的强调r苏体''的点画因此皆有妍美舒展,纵放飘逸的隶书笔意•这在《洞庭春色赋》,《归去来辞卷》,《答谢民师论文帖》等一系列作品中均能强烈地感受到.其次,侧锋用笔使苏体的点画丰腴肥厚•一般地说r笔直则圆,圆故长,长必瘦,侧笔则匾,匾故方,方必肥,(刘有定《衍极?注》)•由
8、于苏轼在侧锋的运用上虽然以偏侧取势,但仍然偏而能够归中,加以不时有中锋圆笔交织其间,因而苏体虽肥,但仍然具备较强的力道,有着肥而劲的特点•包世臣将其归结为”裹锋”,认为”坡老书多烂漫,时时敛锋以凝散缓之气,裹笔之尚,自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