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500432
大小:7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4
《公运公司动火管理规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运公司动火管理规定基层各作业区、机关各科室:为贯彻落实《本钢集团有限公司动火管理规定》(本钢安发〔2011〕6号),加强和规范公司动火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职工人身和企业财产安全,结合公运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请认真遵照执行。一、动火管理(-)各作业区动火作业使用的动火证要统一模式,必须使用本钢集团有限公司防火安全委员会监制的动火证。(见附件)(二)公司辖区内工程建设施工、检维修施工动火作业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动火证由需要进行动火作业的作业区到公司保卫科办理。2.动火证必须注明审批人、审核人、动火负责人、监护人、作业人员、作业时间以及防火措施等项目,易燃易爆区域动火还
2、应记录检测数据,并有检测人员签字。如需在涉及其他单位产权的煤气、氧气管道等易燃易爆区域进行动火作业,必须到区域产权单位进行联系确认,并进行煤气、氧气浓度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3.动火开始前,动火地点的现场安全环境应由动火作业区与动火作业相关人员共同进行确认。动火作业区必须将本区域的安公运公司动火管理规定基层各作业区、机关各科室:为贯彻落实《本钢集团有限公司动火管理规定》(本钢安发〔2011〕6号),加强和规范公司动火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职工人身和企业财产安全,结合公运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请认真遵照执行。一、动火管理(-)各作业区动火作业使用的动火证要统一模式,必须使用本
3、钢集团有限公司防火安全委员会监制的动火证。(见附件)(二)公司辖区内工程建设施工、检维修施工动火作业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动火证由需要进行动火作业的作业区到公司保卫科办理。2.动火证必须注明审批人、审核人、动火负责人、监护人、作业人员、作业时间以及防火措施等项目,易燃易爆区域动火还应记录检测数据,并有检测人员签字。如需在涉及其他单位产权的煤气、氧气管道等易燃易爆区域进行动火作业,必须到区域产权单位进行联系确认,并进行煤气、氧气浓度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3.动火开始前,动火地点的现场安全环境应由动火作业区与动火作业相关人员共同进行确认。动火作业区必须将本区域的安全状况、危险因素、技术要求及防火
4、安全制度向动火作业人员进行告知、交底。动火证由动火作业人员保管随时接受检查。1.多层动火作业,上层必须保证下层部位设备、材料、人员的安全,地面作业必须保证地下部位的设备、材料、人员安全,上、下层必须做好多层监护。5・可燃、助燃气体、油管道周围五米内禁止动火、各作业区废机油储存库、车库、人员密集场所等防火重点岗位、部位禁止动火,如生产需要必须动火,动火作业区必须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并事先上报公司保卫科批准,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二、动火审批程序(一)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无一级动火和二级动火范围,如有特殊原因及新建工程需一级动火和二级动火,必须按照《本钢集团有限公司动火管理规定》(本钢安发〔2011〕
5、6号)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二)三级动火范围:凡属非固定的、没有明显危险因素的场所,必须进行临时动火焊、割作业(公司各作业区在本作业区维修间钾焊作业),都属于三级动火范围。(三)三级动火审批程序:1.由需要进行动火作业的作业区负责人在动火前到现场了解现场情况,根据现场情况研究制定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并填写在动火证上。2.填写好的动火证必须经作业区主管生产安全副作业长、作业长签字同意后,报公司保卫科防火员审核,经保卫科科长批准后方正式生效。三、动火作业实施(一)动火作业现场管理。1.现场实行封闭作业,清理动火作业区域可燃物,严禁用纸箱、篷布等可燃物作挡火板,防止发生火灾事故。2.动火作业期间,
6、现场严禁设置、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如有使用必要,用后必须将现场清理干净后方可作业,严禁同一部位动火作业和使用易燃易爆物品交叉进行。3.动火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和水。4.电气焊作业时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氧气瓶、乙烘气瓶必须分开放置,间距在8米以上,气瓶距火源10米以上,乙烘气瓶必须有防倾倒支架。(2)氧气瓶、乙烘气瓶压力表必须完好,乙烘气瓶必须安装防回火装置。(3)严禁液化气罐替代乙烘气瓶使用。(4)电焊机线路必须按用电规范执行。(5)动火过程中监护人必须对作业现场进行全程监护,防火巡检人员和作业区域工作人员发现不安全因素必须及时消除。(二)动火作业后管理。(1)现场监护人员督促焊工
7、认真清理现场后(电气焊作业在焊接件冷却后),填写结束时间。(2)现场监护人员确认作业现场无火险隐患,本次动火作业方可结束。(1)动火作业结束后,进行动火作业的作业区主管生产安全副作业长必须将《动火证》存档备查。四、奖惩违反本规定,严格按照《公运公司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考核,严肃追究相关管理人员责任。五、附则1•本规定由公司保卫科负责解释,并负责本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2•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