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76434
大小:2.81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4
《餐具中的细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餐具中的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菌金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埃希氏菌(E.coli)通常被称为大肠杆菌,是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它是一种普通的原核生物,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5类: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黏
2、附性大肠杆菌(EAEC)。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G-)。1885年沙门氏等在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菌,故定名为沙门氏菌属。沙门氏菌属有的专对人类致病,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对人和动物都致病。沙门氏菌病是指由各种类型沙门氏菌所引起的对人类、家畜以及野生禽兽不同形式的总称。感染沙门氏菌的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污染食品,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种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我国内陆地区也以沙门氏菌为首位。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
3、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伤寒杆菌(Salmonellatyphi)造成之伤寒病,常称“伤寒热”其症状包括高烧,可达39°至40°C(103°至104°F);其他症状有腹痛、严重腹泻、头痛、身体出现玫瑰色斑(rosespot)等。肠道出血或穿孔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其传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传染力很高贺氏菌属(Shigella)是一类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通称痢疾杆菌,耐寒,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中等大小,半透明的光滑型菌落。在肠道杆菌选择性培养基上形成无色菌落。1、少用或
4、不用一次性餐具。如何防制这些细菌?2、对餐具进行消毒…………餐具消毒常用方法1、煮沸消毒:将洗涤洁净的餐具置入沸水中消毒2-5分钟;2、蒸汽消毒:将洗涤洁净的餐具置入蒸汽柜或箱中,使温度升到100℃时,消毒5-10分钟;用锅加水煮沸后产生大量蒸气消毒餐具,效果也很好,不会使餐具挂上水碱,也是很好的消毒方法之一。3、烤箱消毒:如红外消毒柜等,温度一般在120℃左右,消毒15-20分钟。4、化学消毒:不耐高温的餐具,特别是啤酒具等会遇热爆裂、变形等,可使用漂白粉、氯亚明、高锰酸钾等消毒液浸泡。5、使用洗碗机对餐具洗涤消毒。电报
5、机,就是用以发送和接收电报的设备,1835年美国画家莫尔斯经过3年的钻研之后,第一台电报机问世,莫尔斯成功地用电流的“通”“断”和“长断”来代替了人类的文字进行传送,这就是鼎鼎大名的莫尔斯电码。电报的发明,拉开了电信时代的序幕,开创了人类利用电来传递信息的历史,中国1871年在上海秘密开通电报,1879年李鸿章在大陆修建了第一条军用电报线路,接着又开通了津沪电报线路,并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