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广校教师构建和谐教学课堂的对策

浅论农广校教师构建和谐教学课堂的对策

ID:46470748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4

浅论农广校教师构建和谐教学课堂的对策_第1页
浅论农广校教师构建和谐教学课堂的对策_第2页
浅论农广校教师构建和谐教学课堂的对策_第3页
浅论农广校教师构建和谐教学课堂的对策_第4页
浅论农广校教师构建和谐教学课堂的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农广校教师构建和谐教学课堂的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文写作不是一朝一夕,更不能胡编乱造。需要切身研究、调查.分析与归纳,需要大量的数据处理与查阅资料。本论文不求带给你多大的帮助,只愿做您脚下之石。该文档为word格式,方便复制修改打印,写论文就是这么简单以下是正文浅论农广校教师构建和谐教学课堂的对策(作者:单位:邮编:)摘要总结了农广校教师构建和谐教学课堂的对策,包括尊重学生、精通专业、有序组织、牢记宗旨、理论创新、音像结合等,以供参考。关键词农广校;教师;构建;和谐课堂;对策中图分类号G456;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0)2

2、3-0026-0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战略决策,而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广校教育是多部门联合,旨在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的独特教育形式,通过28年的发展壮大,已经形成五级办学网络,集农民、成人和职业教育于一身的多层次、多学科、多形式的中等专业学校。农广校教育不同于高、初中阶段的基础教育,也不同于全日制高校的学历教育。农广校的学生身份复杂,文化基础不同,教育层次多样,追求效果强烈;课堂也不局限于教室,或在田间地头,或在实验基地,或在果园车间,这就对教师授

3、课提出了新的要求[1-2]o在知识经济和教育改革的当今社会,如何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处于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应用、创新能力,将人力资源培训转化为人力资本培养,是农广校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农广校教师孜孜追求的教育效果[3-4]o1打破传统、放下架子,尊重学生是基础一堂成功的教育培训课,不但要完成教育培训任务,还要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让学校完成教育任务、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让受训者领悟到教有所值,学有所得,用有所效。我国自古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所谓“一日为师,终

4、身为父”,将师生关系上升到父子关系,养成了学生唯师是从、师云亦云的学风,从而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师在教育培训过程中,面对年龄不等、身份不同、学习目的各异的学生,授课时作为指导者、引导者的角色,只有尊重和关爱学生才是上好教育培训课的基础。2精通专业、广学博闻,解答自如是关键前苏联教育家杜勃罗百波夫说过:“师生间最不幸的关系是学生对老师学问的怀疑: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涉农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才容易与今天眼界更开阔、知识

5、面更宽广的学生和实践经验更丰富的农民交往并取得信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能够准确地解答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做到应对自如,这是构建和谐课堂氛围的关键。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传播媒介更加广泛,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样,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不断学习中精通专业知识,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各种教育能力和教育技巧,达到广学博闻,一专多能。同时,面对学生和农民群众的思想变化,只有把握各种变化的脉搏,才能教书育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只

6、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达到和谐的课堂氛围。3组织有序、互动交流,教法合理是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农广校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课堂也不局限于室内,教师课堂组织有序、高明的教育培训方法、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是构建和谐课堂氛围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培训时,具有较强的课堂组织和课堂掌控能力,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指导和引导者,在交流互动、和谐、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教学

7、计划,让学生乐学,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培训效果。4牢记宗旨、服务至上,富有爱心是根本农广校教育是多部门联合的公益性、服务性教育培训组织机构。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品格和强烈的服务意识,富有爱心,才是构建和谐课堂的根本。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素质能力,还要具备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博爱之心、清贫之念。农广校教育主要是面向“三农”,教育的主体是亿万农民群众。教师只有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崇高的人格价值取向;具有热爱“三农”的强烈事业心、吃苦耐劳

8、的良好风尚和农广校的集体荣誉感;在教育培训中耐得清苦,受得寂寞,多予少取,以民为本,服务至上,奉献为荣,才能与学生、农民群众建立和谐的关系。5理论创新、注重实践,深入浅出是主导教师在课堂上抓住学生最关心、农民最需要或生产中容易忽略的核心问题展开讲解,让他们大脑思维跟着讲课思路走,要理论结合实践,技术结合事例,把技术知识简单化、通俗化、趣味化,以风趣的语言、形象的比喻、鲜活的案例、可行的操作、可观的效益等把学生的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