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泛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ID:46464358

大小: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4

泛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_第1页
泛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_第2页
泛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_第3页
泛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泛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泛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泛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用泛昔洛韦治疗,治疗组51例用泛昔洛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15d为一个疗程,观察皮损愈合情况,3个月后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15%,对照组有效率为7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对象收集我院门诊皮肤科2011年2月〜2012年10月确诊带状疱疹患者98例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皮损特点,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就诊前未使用过任何抗病毒药物,病程0.05均未经特殊处理,患者均可耐

2、受,继续服药后症状消失。3讨论带状疱疹与水痘为同一种病毒所引起。初次感染病毒后,临床上表现为水痘或隐形感染,此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沿脊髓后根或三叉神经的神经纤维向中心移动,持久1=1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在各种诱发刺激因素下,可使之再次活动,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坏死,产生神经痛,同时再活动的病毒可沿着周围神经纤维而移动到皮肤,在皮肤上产生带状疱疹所特有的节段性水疱疹。激发带状疱疹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潜伏期间特异性抗体持续低水平,随着带状疱疹的出现,正常机体的特异性IgG、IgM和IgA水平迅速提高,在细胞免疫应答方面,特异性细胞免疫抑制可能是病毒再激活

3、和发生播散的主要原因[3]。对于一般患者,以抗病毒、止痛、缩短病程和防止继发感染、防止并发症为原则。约9%-13%带状疱疹患者发生后遗神经痛。其危险性程度随年龄而增加,50岁以上患者表现尤为显著[4]。神经痛的发生与是否早期使用有效抗病毒药物明显相关。泛昔洛韦是广谱抗病毒制剂,口服后迅速转化为有抗病毒活性的喷昔洛韦,选择性抑制疱疹病毒DNA的合成和复制,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薄芝糖肽注射液是从灵芝属薄树芝菌活体中分离纯化岀的活性成分。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表明,薄芝糖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促使免疫细胞中DNA的合成和细胞增殖,能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活化来促进免疫增强的

4、作用,通过体内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协同抗病毒[5]。白立仁等⑹也认为皮肤病均与自体免疫有关,报道应用薄芝糖肽治疗18种皮肤病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在本次观察中,口服泛昔洛韦片联合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治疗组92.15%有效,对照组有76.60%有效,两组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减少,两组相比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L结果表明,应用口服泛昔洛韦片联合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且不良反应轻微,优于单纯应用抗病毒药物。[参考文献][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9-

5、60.[2]鹿艳群,王晓刚.莲花清瘟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2):143-144.[3]赵辩•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00-301.[4]皮先明.皮肤性病并发症鉴别诊断与治疗[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1・[5]孙仁山,陈晓红,李维文,等.薄芝糖肽的临床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8):2101-2102.[6]白立仁,冯艳,张桂兰,等.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皮肤病301例应用价值分析[J]・生物技术,2004,14(增刊):(收稿日期:2013-01-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