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40081
大小:7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3
《增强新型城镇化动力途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增强新型城镇化动力途径研究摘要: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认真贯彻屮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州呈现出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结构逐步改善、I办调性逐步增强的发展态势。但山于当前黔东南州的城镇带动能力不是很强,所以黔东南州经济还存在着经济总量不足、资源利用不充分、主导产业不够突出、主攻方向不够明晰、就业率有待提高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影响着黔东南州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如何增强城镇化动力来实现贵州黔东南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词:城镇化;城镇化动力;产业结构;途径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
2、-0251-03一、城镇化理论(-)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指人口向城镇聚集,新型城镇化,即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1]。(二)城镇化动力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动力机制包括•对城镇化起推动与拉动以及引导作用的各种力量。其中工业是推动农村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在工业化比例是20%〜52%期间,两者增长率为1:1,呈现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其次第三产业是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后续力量,当工业化率达到52%时,第三产业将开始代替工业的主动力地位而成为后续动
3、力。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也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一个引导力量,目前屮国的政府将对城镇化进程起着绝对性的作用,尤其是对基础建设和公共福利方面,还有巨额的投资和全面的拆迁都需要政府来承担。二、黔东南州城镇化建设现状(一)经济总量现状截至2012年底,黔东南州全年生产总值(GDP)完成474.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6.5%0从2008-2012年,黔东南州经济提高加快,人均6。卩达13752元。财政总收入9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6.1亿元、财政总支出248亿元。(―)产业结构现状农业经济总量扩大逐步扩大。实现农业总产值156.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4、其中:农业产值79.2亿元、林业产值26.3亿元、牧业产值43.2亿元、渔业产值6.2亿元,分别增长12.0%、16.4%、11.9%、18.8%。黔东南州全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9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工业结构调整优化,通过适度控制高耗能行业发展速度,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基本呈逐月回落态势,所占全州工业比重从上年的54.9%下降为51.9%0同时,低耗能行业增长速度加快。2012年,全州第三产业增加值228.07亿元,增长17.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8%,拉动生产总值增长&5个百分点。截至2012年底,黔东南州三次
5、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9.7%.23.2%和48.1%,与上年比,第一产业下降1・4个百分点,首次低于20%,第二产业保持不变,第三产业提高1・4个百分点。(三)城镇化建设现状近年来,黔东南州通过扶贫生态移民、撤乡设镇、城市新区建设等方式强力推进城镇化,全州城镇化率提高到31%,比2011年增加2.5个百分点。凯麻同城化写入2012国发2号文件,通过凯里市、麻江县委托凯里经济开发区、炉碧经济开发区管理4个乡(镇、街道)的方式,加快凯里麻江同城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122.7亿元,新增434公里城市道路;建立17个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和15
6、个县城污水处理设施;城镇供水能力增强自来水普及率达95.37%,人均绿化面积增加到10.8平方米。目前黔东南州城镇化的目标是:加快形成有黔东南特色的城镇体系,推进“十城百镇千村”工程;启动镇远一岑巩一三穗一体化和黎平一锦屏同城化规划编制;做好黎平、镇远撤县设市的准备,抓好50个乡撤(并)设镇工作。尽快完成凯麻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深入开展凯麻城市快速交通系统可行性研究,组织实施凯麻同城化重大项目建设。按照建制村通四级以上油路、中心村通三级以上油路的标准,支持有条件的1〜2个县率先实施“村村通油路”。建立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体制;建立推进城镇化和文化旅游产业发
7、展的协调调度体系。把农村危房改造与农村布局调整、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改变农村面貌。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使进城农民与城市居民待遇等同。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工作。以“六好村寨”为抓手,启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中村改造、推进城乡棚户区改造,推动园区、老城区与新区互动发展,扩人城市规模。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确保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三、黔东南州新型城镇化动力障碍分析(-)工业对城镇化发展根木性的推动作用工业是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根本推动力,只有构造强大的经济动力,才能为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做
8、好经济基础的依托作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不是在城镇盖楼,让农民去住,而是需要城镇提供更多的就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