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理論及數學模型研究

小康理論及數學模型研究

ID:46435961

大小:6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3

小康理論及數學模型研究_第1页
小康理論及數學模型研究_第2页
小康理論及數學模型研究_第3页
小康理論及數學模型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康理論及數學模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康理論及數學模型研究【摘要】闡述瞭我“寬裕型”小康社會理論,並利用微分方程理論建立瞭我國小康數學模型,用以調整和控制每個時期的經濟發展速度,確保到2020年實現我國國民生產總值在2000年人均GDP854美元的基礎上翻兩番,達到3000美元,即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目標【關鍵詞】“寬裕型”小康社會數學模型一、中國小康理論小康,一個古老而新鮮的詞匯。2500年前,孔子登上魯國的城樓,感慨於大同盛世的逝去和人心不古、戰亂不息的現實,構想著一個以制度來規范、用道德來潤滑的理想社會。小康曾

2、經是歷代儒傢窮經皓首推演設計而始終不能實現的道德空想。此後,小康的理念輾轉於民間,迎合著普通百姓樸素的生存需求,逐漸演變成為相對富足的物質生活的代名詞。今天,小康這兩個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輝煌,因為它成為瞭執政黨和國傢政權的政治主張,成為瞭這個社會每一個成員共同追求的生活方向。全建設小康社會,意味著殷實的生活、健全的民主、先進的文化、和諧的人與自然的關系。小康,是當今中國最大的政治目標;當今中國最重要的政治任務,就是全民一心奔小康。小康作為一個鮮明的政治理念,標志著中國邁出瞭瞭不起的一步國傢計委主

3、任曾培炎在十六大第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說,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到2000年實現瞭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是中國歷史上瞭不起的事,但是我們現在達到的小康還隻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是一個綜合性的指標,包括瞭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各方面。有關部門參照國際上常用的衡量現代化的指標體系,考慮我國國情,認為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根本標志是:2000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854美元,按照國內生産總值翻兩番的發展速度測算,到2020年,我國人均國內生

4、產總值將超過3000美元,達到當時中等收入國傢的平均水平。基本實現工業化,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的小康。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接受良好教育,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生態環境得到改善,人與自然更加和諧。整個社會走上生産發展、生活富足、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按照發展目標,到202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達1.8萬元(2000年不變價,下同)。過去2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瞭3倍

5、。預計今後20年,我國經濟將繼續快速發展,城鎮居民收入水平能夠保持過去20年的增長勢頭,到2020年達到18840元,可以稍微超過小康指標。農村居民傢庭人均純收入8000元。過去20年我國農村居民傢庭人均收入增長瞭3.5倍,其中近10年增長1.6倍,到2000年為2253元。可以預計,今後20年,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和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提髙,農民收入有可能增長3.2倍,農村居民傢庭人均收入達到7210元,基本實現小康目標,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也有所縮小。其中恩格爾系數低於40%。近10年,城鎮居民消費的恩

6、格爾系數下降瞭15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消費正處於新的升級過程。2000年,全國恩格爾系數為46%。預計到2010年下降到40%,2020年前後下降到35%左右二、小康數學模型設N0為t=0時刻的總産值,記作P(t),N為已知的目標總産值。當N很大時,P(t)的改變量就很小,所以,我們可近似地認為P(t)是t的連續可微函數三、結束語數學模型已被廣泛地運用社會、經濟、科學等各個領域,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一個中國化瞭的馬克思主義命題。這個命題根據鄧小平同志關於小康的一系

7、列論述,總結瞭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經驗,借用瞭千百年來中國人民所熟悉的“小康”概念,又賦予瞭嶄新的含義,使其成為一個與現代化緊密聯系、內容豐富、衡量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的科學概念。這既便於人民群眾形象生動地接受和理解,又有利於發揮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結人民群眾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共同奮鬥(註:本文是河南省軟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072400410340,082400430280。)【參考文獻】[1]杜本峰、趙廣八:技術引進項目經濟評價的數學模型[A].全國青年

8、管理科學與系統科學論文集(第1卷),1991.[2]黨耀國、劉思峰、葉耀軍:農業產業化經營評價指標體系及數據模型[A1.2001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2001.(責任編輯:彭為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