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文化实现科学发展

建设和谐文化实现科学发展

ID:46431128

大小:6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3

建设和谐文化实现科学发展_第1页
建设和谐文化实现科学发展_第2页
建设和谐文化实现科学发展_第3页
资源描述:

《建设和谐文化实现科学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设和谐文化实现科学发展孟建柱发布时间:2007-02-1410:00光明口报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口益紧密,越来越成为衡最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切实提高建设和谐文化的能力,是新吋期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党的自觉追求。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新的时代背景中充分

2、认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没冇文化的经济,不可能有长久的牛命力;不注重文化,经济就会丧失发展的活力。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文化产业己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带动经济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而发挥着曰益显苦的作用。一个地区的发展,不仅要冇经济的腾飞,也要冇文化的繁荣;不仅仅要看它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要看它的文化发展程度。在能源紧缺、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发展文化产业应该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选择。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冇力支撑。构建和谐社会,

3、经济是棊础,政治是保障,文化是灵魂。文化建设既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基本因索,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是政治与经济的粘合剂,是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缓冲层,起着联接或润滑的作用。特别是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在化解诸多社会矛盾的过程中,文化如水,是柔性的力虽,滋润万物而乂悄然无声,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璽要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优秀精神产品对人们思想的引领和启迪作用,对人们精神的抚慰和激励作川,对社会才盾的疏导和缓解作用,以文化特有的功能,陶冶人们的心灵,愉悦人们的性情,丰富人

4、们的纶活,提升人们的晶格。文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愿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二社会主义新农村Z“新”,不仅是农民住上新房子,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成为新吋代的新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能否在农村地区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能否让广大农民成为具冇自主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的现代公民,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索。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屮,要做到“文化先行”,用文化的“雨霜甘泉”催主新时期的知识化农民,使广人农民群众从体力型、打工型向技能型、创业型转变,从习惯于小生产方式向发展集约型现代化人农业转变,

5、从固守田园靠天吃饭向积极创业转变,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文化建设为城市化建设增添人文特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城市不仅要有硕件设施等反映城市面貌的“形二而H要冇反映城市文化底蕴的“魂覽一座城市的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代表着城市的独特竞争力,决定着整个城市在全国乃至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在新时期,城市建设从追求GDP到追求绿色GDP,从打造“经济名片”到打造“文化名片”,是科学发展观带來的发展理念的新变化。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屮,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必然选样。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各地的城帀化规模快速扩大。面対城市建设

6、的新高潮,要把突出城市的文化个性和特色作为重要任务,确立城市文化品牌,对城市文化建设进行综介设计,进一步挖掘地域文化的独有内涵,维护好历史传承,留住城市的“文化命脉”。二、建设和谐文化,是历史对我们的召唤。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和文化发展规律,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丰富文化内容,大力培育具有吋代意义的和谐文化。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发展的先进文化作为支撑。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大力弘扬“与人为善,见贤思齐,包容宽容,尚荣知耻”的和谐精神,建立符合时代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同时,要适应现代

7、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推动业态创新,大力推动现代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广泛运用,催生新的文化品种,培育新的文化业态,积极发展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游戏、多媒体技术等新兴文化样式,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品牌。强化服务宗旨,切实为人民样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口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培育冇理想、冇道德、冇文化、冇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人们初级的、物质的盂求得到满足Z后,将更多地关注更高层次的文化精神的需要与发展,用于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费将进一步加大。满足

8、人民群众求知求富求健康、求美求乐求参与的文化需求,成为现代化建设的i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宗旨的认识,积极实丿施面向棊层、服务群众的文化惠民工程,优先安排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文化建设项H,向农村倾斜、向棊层倾斜,并充分发挥现冇文化设施的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