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22833
大小:7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3
《天王戴耳环的探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天王戴耳环的探究论文耳环是…种重要的首饰,但其在小国的产生、引入、使用等问题,鲜见有人进行过认真而深入的探讨。就唐代的耳环而言,虽然有几种论服饰或风俗的论著有所涉及,但多语焉不详,甚至有误。本文不揣简陋,想极疏略地叙述一下唐代耳环的使用情况,希望抛砖而能引出玉来。“耳环”一词似出现较晚。用电脑检索《四库全书》,发现最早的用例是在五代。《旧五代史》卷八四《晋书•少帝纪四》[1]说开运三年九月,张彦泽“破蕃贼于定州界生擒蕃将四人,摘得金耳环二副进呈”。《资治通鉴》[2]卷二八五同年同条记“蕃贼”为“契丹”,可证此处虽记载了“耳环”,但戴耳环的是契丹男子,
2、属于少数族。那么,此时或此前汉族[3]的耳饰称什么呢?主要被称为“頊、珥、壬当”等。这些名称早期大致都指“充耳”之珠,似非耳环,也并不穿耳。例如《说文解字》云:''珥,頊也”;“填,以玉充耳也”⑷;《尔雅翼》卷二一曰:“珞,音当,充耳珠也”[5]、《集韵》卷三“踏,充耳也”[6]、《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在解释“卷耳”时说:“如妇人耳中壬当,今谓之耳銷”[7]。到后来,出现了穿耳的珞,但那是学的蛮夷[8],并没有流行起来。所以虽然汉刘熙《释名》释“王当”为“穿耳施珠”,但此后的字书如上引《尔雅翼》、《集韵》等仍释"壬当”为“充耳珠”。从理论上推测,
3、唐朝的汉族,不论男女,可能都不应戴耳环。因为“穿耳”与儒家的理念相悖。儒家经典十三经Z—的《孝经》开篇即说:“了曰:夫孝,德Z本也,教Z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9]。自儒家独尊的地位持续数百年后,唐朝以“孝”治国。唐玄宗曾亲自为《孝经》作注,颁布全国,被称为《御注孝经》从而流行于世。儒家的思想[10]加上皇帝的权威,相信这一要求或曰规则会约束当时人的行为方式。因此我们或许可以强调,首先从唐代的思想、礼俗环境考虑,一般的唐人[11]是不戴耳环的。现在我们看实际情况。查唐代文献,有关唐人戴耳环的记载几乎不见。大概到了晚唐五代
4、,才有类似“耳坠金镣”[12]的词语出现。而这与上述五代时“耳环”一词的出现大致同步,不能视为唐朝的一般情况。进一步,我们特别查看了唐代的类书。我们知道,类书虽有种种不同的用途,但多以“博”为基础。查阅类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事物的流行与否。唐代有三大类书完整存世。我们先看唐初的《艺文类聚》。此书由欧阳询撰于唐高祖武德年间。《艺文类聚》[13]有“衣冠”“服饰”部,但在“服饰部下”“头饰”门中只列了“步摇”“钗”和“梳枇”三类,没有提耳饰。《初学记》[14]是徐坚等撰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官修类书,虽有二十三部,但因“博不及《艺文类聚》”[15],只有
5、“器物”不设“服饰”,因此也没有提到耳饰。《白氏六帖事类集》[16]是白居易撰于屮唐的一部类书。书屮头饰类列了“梳篦”而以“钗”附。查其“梳篦”类,除“梳、钗”夕卜,还列了“名珞”、“玉珥”二条,记魏太祖和齐威王时事。后来宋代的孔传续此书,作《白孔六帖》[17],在此“梳篦”类中补充了十三条唐事,但均为“钗”,没有耳饰。甚至沿至宋人编的大型类书《太平御览》,虽单立了“珞珥”一类,但所记均为唐以前事[18]。如果唐人戴耳环的话,为何在类书以及其他史料中没有反映呢?对见一般唐人是不戴耳环的。我们再看文物考古资料。从传世的唐画和出土的唐代墓室壁画看,虽然绘
6、有大量人物包括帝王皇族、后宫侍女、朝廷贵人、平民白姓,但儿乎找不到有戴耳环的形象。出土文物中有耳环、耳坠,但很少,且大多都是出土位置和墓主人身份族属不明。例如1988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工地唐墓曾出土一件漂亮的耳坠[19],但耳坠的出土位置以及墓主人的情况均不明。而且从耳坠装饰中的联珠纹看,很像是一件外来器物。最近,我翻查了《考古》与《文物》杂志近十年公布的唐代墓葬情况,结果如下:《文物》十年来公布了唐代墓葬共53座,其中包括明确记载或可判断为女性的墓19座,未盗或未扰乱的墓20座。所出墓葬地域涵盖河南、北京、陕西、辽宁、山西、甘肃、四川。没有发现一件
7、耳环或耳坠。其屮辽宁朝阳双塔唐Ml号墓主人“头部随葬泥质陶壶1件,玛瑙珠1件,铜钗4枚,头下有蚌饰1件……左手处发现铜戒指2枚,右手3枚”;M2号墓主人“头部随葬银钗1枚,口小发现银珞1件,头部左侧随葬铁剪刀1把,左肘部发现铜环1件”[20],但没有耳环出土。山西大同南关唐M4号墓“死者为女性,仰身直肢”,头部随葬有铜钗、铜镜、贝器;M9号墓为夫妻合葬,其中女性头骨旁随葬有铜钗[21],均无耳环出土。《考古》十年来共公布了唐代墓葬50座,其屮含女性的10座,未盗或未扰乱的29座,地域涵盖河南、广西、陕西、江苏、新疆、四川、山东、湖南、安徽、福建、河北
8、、广东,没有发现一件耳环或耳坠。其中河南偃师杏园村唐YD1902号墓“骨架一具,比较完整……人骨左手握一玉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