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规则意识培育研究

大学生规则意识培育研究

ID:46416192

大小:6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3

大学生规则意识培育研究_第1页
大学生规则意识培育研究_第2页
大学生规则意识培育研究_第3页
大学生规则意识培育研究_第4页
大学生规则意识培育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规则意识培育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规则意识培育研究[摘要]规则是现代社会良性发展的基本元素,规则意识则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规则、掌握规则、遵守规则的主动心态以及由此而外化出来的规范行为。大学生规则意识具有缺乏社会担当,法律意识淡薄和知行背离等特点,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大学生规则意识的培育塑构要求社会、学校和家庭明确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向,把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真正把大学生的规则意识落到实处。[关键词]大学生;规则意识;培育[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6)03-0134-

2、02“规则意识就是个体在法治状态下通过对规则内在价值的认同,进而将规则有效内化为自觉地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形成一种自觉地程序规则意识和自觉服从于遵守规则的自主自律意识,形成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良好感情和习惯。”〔1〕一、大学生规则意识的现状及其表征一个国家人民规则意识的强弱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的高低,大学生群体是国家未来的脊梁,对其规则意识的培育不可小觑。大学生群体经过十几年的专业培养与教育,对于规则及其规范行为有着明确的认知和价值判断,而对于规则意识的整个形成到

3、执行的过程并不能将其在实践中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中规则意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个性化特征明显,缺乏社会担当当今大学生最显著的特点是有着独立张扬的个性,在处理事情时往往片面的从自身利益岀发。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迫切希望表达自己的渴求以及展现自己的实际能力,使自己得到社会各方的认可与接受。这本是一种正常的个体需求,但是当这种需求急于得到实现,进而代之以自我为中心时,变成“只注重个人的争强好胜时,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只停留在个人利益得失上,而淡化自身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4、2〕时,则他们就会成为社会规则的破坏性力量,进而对社会秩序的构建缺乏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大学生个性化特征使部分大学生的社会整体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同学之间的协同意识的淡薄化,使其不能认识到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对社会发展缺乏责任感与使命感,无法与同学之间形成良性的协同互动。(二)对社会规则的认识和认可程度不同,缺乏自律“规则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规则意识可以分为他律、自律和自由三个阶段。”(3〕法律是社会各种各样规则中约束面最大、最具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规则。在互联网的助推下

5、,大学生所接触到的法律知识越来越丰富,法治意识并未得到相应提高。一方面,在社会法治权威还尚未完全建立的大背景下,拥有较高素养的大学生对国家法律也缺乏必要的敬畏之心,漠视法律权威。大学生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其犯罪手段和过程比常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受教育的背景下掌握较多的法律知识,但其运用法律维权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内化与提升。部分大学生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往往选择隐忍与顺从,不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部分学生认为学校的管理制度是强制性的不得不遵守,当看到有学生触犯校规时

6、,大部分的同学会选择默认而不会上前阻止。由于大学生对自身要求的松散加上对规则认可程度较低等原因,我国高校大学生群体大部分尚处在他律阶段。(三)知行背离,道德行为失范“当代大学生的规则价值认同度较高,而规则发现意识、评价意识、公平制定规则意识、规则之上意识和责任意识较低。”〔4〕大学生群体的规则意识还处在认识阶段,缺乏对规则功能在实践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缺乏对规则意识的执行能力。大学生能够在理论上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是非观念,而在实践中却承认身边普遍存在破坏社会规则的行为,且同意“只要能够得到个人最大的

7、满足,违背一点社会道德也没关系。”这说明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责任感明显低于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水平,其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出现了不对称,即知行背离的尴尬局面。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大学生对社会规则没有形成一种行为自觉、与其相背离的结果,最终不可避免地就产生了道德践行远远落后于道德认知的状况。二、大学生规则意识差的原因分析(一)不良社会法律大环境的影响传统的人治文化、人情社会和“潜规则”等消极影响至今依然存在。费孝通先生指出在乡土社会中道德的约束能力较强,而现在的社会是流动型的,道德的约束力相对下降。中国的法治不是

8、靠人们内心对法律的崇尚而是出于道德的约束,传统的道德约束在流动型的社会不适应。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还较为薄弱,不守规则的社会风气较为严重。市场经济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的,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较快的同时,法律的建设尚未跟上,同时旧的道德体系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形成,中国人处在道德的恐慌之中,找不到信仰,规则意识没有方向的引领。当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到现实社会是不符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