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09948
大小:7.11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9-11-23
《民办天一中外建筑史教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旧石器时代建筑一·天然岩洞天然岩洞是原始人普遍的住所。现已发现的原始人洞穴,遍布黄河、长江流域。1·实例·周口店龙骨山东侧洞穴东邻小河,河两岸为主要猎场。河滩的砾石和山中出产的燧石、石英石制作时期的主要原料。原始人在洞里避风雨,用火御寒和烧熟食物2007-02《中外建筑史》2·文献上古穴居而野处《易·系辞》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缯巢。《礼记》3·演进天然洞穴→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2007-02《中外建筑史》2007-02《中外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1(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2、地穴建筑左图为河南偃师发现的仰韶文化时期建筑遗址的“复原想像图”。洞口直径1.5米,底径为2米,深2米,顶盖由25厘米的木柱支撑。2007-02《中外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2半地穴建筑地穴以上周围为“木骨泥墙”。屋顶和墙壁的结合类似后来的歇山式屋顶。房屋平面布局以火塘为中心。2007-02《中外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3半坡遗址复原图2007-02《中外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4地面建筑家庭私有财产的产生,出现了双室套间2007-02《中外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5姜
3、寨遗址位于陕西临潼县城北部,距今6600-6400年,属于仰韶文化。整个居住区面积近2公顷,西南临河,其他三面围以壕沟。中心为广场。其中1-5号位置是大房子,以此为中心周围的100多处房屋形成五个组团,房屋的门均开向广场。2007-02《中外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6巢居多现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河姆渡等原始文明中。树杆为“桩”,树枝为“梁”,再用树条绳索绑扎成楼板和屋顶的骨架,敷以茅草形成。巢居形式是干阑式的原形。巢居可能是地势低洼、气候潮湿,多虫蛇的地区采用过的一种居住方式。2007-02《中外建
4、筑史》·1·主要依据:文献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韩非子·五蠹》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孟子·滕文公》2·演进巢居→干栏式住宅→底部略架空的宅第2007-02《中外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7河姆渡遗址中的大房子用木柱将建筑架空,面积有160平方米,它是靠隼卯连接木结构,以梁柱承重,用芦席充当墙地。2007-02《中外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8隼卯(榫卯)靠构件相互之间的阴阳咬合来连接构件的方法。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隼卯有燕尾隼和企口等形式。
5、隼卯技术是日后成熟的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体系的技术关键,也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古代建筑体系的重要特点所在。2007-02《中外建筑史》2007-02《中外建筑史》母系氏族社会建筑母系氏族社会文化遗址,主要有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一·河姆渡文化建筑遗迹1·概况·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首次发现,命名·四个文化层。第3、4层年代约公元前5000——前4000年·母系氏族社会·骨器有凿、锥、针、镞、耜,木器有茅、耜、镞、浆、耜、碗。发现大量人工栽培的水稻粒和杆。家畜有猪、狗、水牛2007-02《中外建
6、筑史》2·建筑遗迹已发掘部分是长约23米、进深约8米的木构架建筑遗址。推测是一座长条形的、体量相当大的干阑式建筑木构件遗物有柱、梁、枋、板等,许多构件上都带有榫卯,有的构件还有多处榫卯与代表意义河姆渡建筑遗迹是中国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实例2007-02《中外建筑史》仰韶文化建筑遗迹1·概述·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村首次发现,命名·母系氏族社会遗存·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有猪狗等家畜·范围:遍及中原、西北2007-02《中外建筑史》2·特征①仰韶文化聚落,常选择河流两岸,地势较高处;②由初步的区划布
7、局;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墓葬区。以壕沟隔开;③形成了初步的木骨涂泥建筑方法,为中国传统建筑开端④房屋有方形、圆形两类⑤反映了“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的演变过程2007-02《中外建筑史》2007-02《中外建筑史》父系氏族社会建筑(约公元前2800-前1800)一·概况1928年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得名龙山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因最先发现黑陶,一度命名黑陶文化。但仰韶文化晚期也有黑陶。龙山文化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
8、时期。氏族聚落分布更为广泛、密集。2007-02《中外建筑史》二·建筑特征1·与仰韶时期比较,体量较小。这和小家庭的需要是一致的。2·房屋的平面布置和构造有所改变,出现了分室房屋。3·屋内地面用火烧烤后,涂抹一层白灰面。4·黑陶工艺扩大了窑室容量,火加深。改进工艺后的黑陶更硬。装饰纹饰简化。2007-02《中外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奴隶社会建筑夏(-前1600年)宫殿建筑和封闭庭院的首次出现,建筑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