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构问题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劣构问题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ID:46402578

大小:7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3

劣构问题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_第1页
劣构问题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_第2页
劣构问题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_第3页
劣构问题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_第4页
劣构问题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劣构问题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劣构问题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摘要:时代发展对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是当前基础教育教学关注的重要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从劣构问题的特点认识出发,探讨初中地理教学应用劣构问题的原则与方法,并进行劣构问题应用案例设计。键词:劣构问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近年来“核心素养”一词逐步进入大众视野。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学不再是知识和技能的讲授,而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一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地理学

2、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理应承载更多的内涵和作用,对于学生认识和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大有裨益。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充分利用劣构问题进行教学是基础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一、劣构问题的特性美国知名教育学家乔纳森将与学校教育和日常实践相关的问题分为两类。一类为最常见的良构问题,有明确的初始状态,由已知的目标状态和受限制的一些逻辑因素组成,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根据限定的条件,运用相关概念、规则、原理,这往往是为揭示知识而人为设计的问题[1]。例如,

3、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规律及原因。另一类为劣构问题,又称结构不良问题,这类问题以真实世界为情境,存在多种对立的、矛盾的观点,有多种解决办法[2]。例如,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人为的还是自然的原因?可见,劣构问题的解决没有唯一或者完美的答案,需要学习者认识到不同观点的存在,收集证据来支持或反对这些观点,最终形成自己综合性的判断并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因此,学校教育中的大多数问题为良构问题,而日常生活实践中,常常会碰到劣构问题。我们应着眼于传承知识,在课堂中设置良构问题;但从关注学生能力提升和终生发展的角度

4、出发,则需要设置劣构问题,而后者则是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缺乏的。二、教学中应用劣构问题的原则与方法1.劣构问题的运用原则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劣构问题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真实性和典型性原则,只有符合这一原则的劣构问题及情境,才能将学习融入生活,通过对劣构问题的理解,掌握隐含其中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实现快速而高效的迁移。第二,利于达成教学目标原则,在劣构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需要调用大量相关领域的概念性知识以检视产生问题的所有可能原因及其限定条件,充分思考、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必定花费

5、大量时间,因此,问题必须与课堂主干知识高度匹配。第三,契合学生个体能力水平原则,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水平会直接决定其对劣构问题的判断和有效解决。因此,问题应该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提出并能唤起学生的共鸣。这就要求教师在施教前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区别个体差异。第四,促进学生思维拓展和认知能力发展原则,学生对认知的真实需要体现在其解决劣构问题的动机投入和价值感上。这就要求教师选择的劣构问题,学生能在其解决的过程中发散思维,主动形成认知、得出结论,完成对知识的建构,乃至促进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6、2•劣构问题的选择途径甄选劣构问题首先应该回归教材。对教材中的问题进行适度改造、设置对应情景、提供相关材料,注重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人教社2012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中采用人物对话的形式提出“中东地区水资源比石油资源更宝贵吗?”教师可据此丰富问题,引导学生剖析原因,构建框架,提出建议,解决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的判断力、价值观和相应的能力结构。甄选劣构问题还应回归生活。个人、家庭、社会、国家面临着无数的问题,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多有意义的学习焦点。教学往往围绕主题进行,与主题有

7、关的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是劣构问题的重要部分。例如,在教授中国地理的四大分区一节时,提出劣构问题“南方地区是否应该集中供暖?”将其作为教学支架,引导学生全方位深入了解南、北方地区相关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识,收集资料、罗列观点、多角度分析,多层次解答,通过综合思维,达成区域认知,提出相应观点。3.劣构问题的教学过程劣构问题教学是“思维型”课堂实践,通过问题引发思考,在主动探究中加速形成认知,引导反馈以实现思维监控。一般程序如下。准备阶段:分析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搜索资料,思考判断,确定劣构问题,遴选素

8、材、选择探究方法、手段,如图1所示。实施阶段:操作思路(图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提前阐明一般步骤或者用问题串的形式搭出支架加以引导,重点帮助学生构建问题空间和思维模式。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平台,引导其自主合作学习,学生通过交流体会不同观点,从而学会用多个视角看待问题,建构全面的知识体系。评价阶段:评价问题的解决方法应该过程和结果并重(图2)。例如,过程中是否包含了重要观点?论点是否有说服力?能否通过深度思考提出论据?是否对知识进行了有效反思?对于结果,学生不可能逐一验证诸多现实问题的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