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疗法的运用

刺血疗法的运用

ID:46396016

大小:7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3

刺血疗法的运用_第1页
刺血疗法的运用_第2页
刺血疗法的运用_第3页
刺血疗法的运用_第4页
刺血疗法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刺血疗法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泄血疗法的运用泄血疗法是针刺方法的一种,即《内经》中的刺络法,是用“三棱针”根据不同的病情,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浅表血管,放出适量的血液,通过活血理气,达到治疗的目的。泄血疗法在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古代医家对泄血疗法非常重视,《索问?血气形志篇》说:“凡治病必先去其血《灵枢?热病篇》中说「心疝暴痛,取足太阴、厥阴尽刺去其血络。”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丰富了泄血疗法的内容。如《T金方》中所载有:“胃腑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太阴、阳明横络出血。”金元张子和有“冃

2、疾头风岀血最急说”的专论,论述了对泄血作用的认识和临床应用,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为广大群众所沿用。中医学认为脏腑功能紊乱、经络气血运行失调,是疾病发&的根本原因。泄血疗法通过“调血理气”通达经络,使脏腑气血和调,以恢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泄血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深受广大患者欢迎。泄血疗法的作用和适应范围一、退热作用中医认为发热主要有两种,一为阳盛发热,一为阴虚发热。泄血的退热作用,则适用丁前一种。因为阳气盛必然会血盛,泄血可以减少血盛,从而减少了血脉中的邪热,使机体的气血趋于正常。止痛作用中医

3、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思是内有疼痛症状的疾病,在其经脉屮必有闭塞不通的地方。泄血疗法可以直接带出经脉中的瘀滞的病邪,调整闭塞的壅阻的局面,经脉畅通了,疼痛立吋可止。临床许多急性病,例如咽喉痛及偏头痛等,应用泄血疗法,能迅速收到很好的效果。二、解毒作用中医所说的解毒作用,是指机体在病理的状况下,由于自身机能障碍不能抵抗毒邪而出现的证候,如因毒火亢盛而致的“红丝疔”,以及毒邪浸淫而生的疮疡痈疽。泄血不仅能使侵及机体的毒邪随血排出,而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血调气”的作用,使人体机能恢复正常,以抑

4、制病邪扩展与再生。三、泻火作用屮医认为,火热内扰,可致多种病证,常表现为心烦不安、口舌&疮、肢体疼痛肿胀、急躁易怒,甚至发热、神昏、请语等症状。泄血疗法可以克接使火热之邪随血而泻,适用于多种热证。四、消肿作用肿痛多由于气滞血涩,使经络瘀滞而造成的。泄血能直接排除局部经脉中瘀滞的气血与病邪,促使经脉畅通无阻,从而达到消肿的目的。五、止痒作用痒是风邪存在于血脉之中的表现,故此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口灭”的治疗原则。泄血就是理血调气,使血脉流畅迫而风邪无所留存,达到祛风止痒的作用。六、缓解麻木作用气虚不

5、能帅血达于四末,或者血虚失于濡养,则往往出现麻木的症状。用毫针点刺患侧肢体的穴位,使其出少量血,治疗麻木之症,是以血行气至的理论为指导的,效果较好。七、镇吐作用急性呕吐多属胃热炽盛或肝气横逆犯胃或食滞停留,泄血能泻热平肝逆,并有疏导肠胃积滞下行的作用,故能镇吐止呕。八、止泻作用泄血治疗泄泻的范围,一般是指肠胃积滞化热而成的热泻,或者感触流行时疫,造成清浊不分的泄泻等。其机制是泻火降热而达到升清降浊的作用。九、急救作用所谓急救作用,是指卒然昏倒,惊厥不省人事的闭证而言。泄血能改善血液循环的状况,是一

6、种很好的有效的抢救方法。泄血疗法的种类一、缓刺:适用于静脉泄血。如曲泽、委中、太阳等穴,先用橡皮带在应刺的位上束扎,术者用右手持三棱针对准穴位或静脉霽起处,徐徐刺入0.5-1分,然后将针缓缓退岀,待黑色血出尽变为红赤色,可将橡皮带解开,用消毒棉球揉按针孔片刻。二、速刺:适用于咽痛、目赤肿痛、中暑、中风等病症。咽痛刺少商;中暑刺十宣;中风刺十二井等穴。刺时先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紧应刺的穴位。右手持三棱针或毫针迅速刺入0。5〜1分,立即退针,然后用手挤压局部,使之出血。三、挑刺:这种刺法适用于手、胸、

7、背部或头面及肌肉浅薄的穴位。针刺时对准局部红疹点,用左手将红疹点周围肌肉捏起來,右手持三棱针横挑出血。四、围刺:适用于痈肿、痹症、瘟毒等症。围绕红肿处周围用三棱针点刺儿针或几十针,然后用两手轻轻挤压或者用火罐吸拔,使恶血岀尽,以消肿痛。五、密刺:适用于皮肤病,如顽癣等。刺吋用梅花针扣打患处,使局部微微出血。和关临床经验一、对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凡出血者多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1—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减轻偏瘫的程度。记住:凡病人昏迷超过24小时者,偏瘫率在90%以上。如超过72

8、小时,则100%偏瘫后遗症。极难治疗。因此,早日促使病人清酮是万金不传的秘笈,病人酮后即取:大椎,曲池,委中,刺血则病人有望康复。二、坐骨神经痛:如属胆经痛者(大小腿外侧痛)应认真检查阳棱泉、丰隆穴等,有无怒张的血脉,如有往往血出病愈。三、凡容易生长疔、痈疽之人,应刺血后心穴。四、凡红眼病初起,麦粒肿末化脓者,刺血太阳穴,挤7—9滴血,双脚中趾尖挤3—5滴血,则今天刺血,明天可愈。五、凡风湿病的腿为重者则在胸三、四、五椎旁开3寸点刺出血,即见大效,数年重症,1—2次即愈者不在少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