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语言运用

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语言运用

ID:46380030

大小:8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3

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语言运用_第1页
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语言运用_第2页
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语言运用_第3页
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语言运用_第4页
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语言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语言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出镜记者的语言在现场报道中的作用1(-)描述现场1(-)叙述事件2(三)沟通交流2(四)评论新闻二、出镜记者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书面化4(-)言之无物4(三)矫揉造作4三、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技巧5(-)浅显易懂5(二)细致入微6(三)平实真诚6(四)深入独到7参考文献11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在各类广播电视新闻节H中往往以内容为王,而出镜记者又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要求出镜记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适应电视的不断发展,这也是时代给予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因此,优秀的出镜记者是能够恰当准确地进行表达,同时根据不同的釆访对象和特定的

2、新闻现场,采用与Z相协调的语言风格向观众传达新闻信息的记者。一、出镜记者的语言在现场报道中的作用“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民生新闻以及突发事件中,已成为常态报道行为⑴出镜记者的现场口述是现场报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在于进一步交代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情况以及描述现场情景,以便反映现场,为接下来的报道营造气氛。我们都知道无论出镜记者在前期做了多少准备,最终H的是面对镜头、手持话筒,运用有声语言对新闻进行叙事并对新闻事件做出准确的评论。出镜记者只有及时地将新鲜的信息、震撼的画面很好地传达给观众,才可能满足观众

3、对信息的期待。(-)描述现场出镜记者置身于新闻现场,利用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嗅觉体味着新闻现场的一切,最终通过新闻语言将现场描述出來,观众在记者语言的描述和展现的画面中获得第一手的信息。首先,出镜记者对语言的描述能力直接影响着电视新闻的信息传播。我们经常会听到“我现在的位置是、我看到了什么、我听到了什么、我闻到了什么”等现场感很强的描述和提示,让观众与在现场的记者同步获得在现场的真实感受。在早期,1992年10月1日《中国新闻》开播,记者高丽萍站在犬安门广场上向观众做了现场报道,她告诉观众今年的国庆节有什么样的人参加,人们都在做什么,并将了解到

4、得人们的愿望是什么,天安门广场正在发生着哪些变化。其次,现场报道最大的魅力莫过于它以现场的图像和咅响,将电视机前的观众带到了新闻现场,给人们心里的参与和耳闻冃睹的满足。作为新闻事件的冃击者,加上新闻现场鲜活的背景,受众在接收信息的时候,就会有i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央视记者水均益在巴格达做现场报道的时候,有一个非常经典的镜头,观众亲眼看见我们的记者就出现在此起彼伏的炮火和爆炸声中,当近距离的爆炸声想起的时候,记考本能的自我保护的镜头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这样生动的出镜报道是任何画外的解说都无法达到的效果。出镜记者出现在新闻现场,借助声咅和

5、画面,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使新闻信息得到最直接的传播。(-)叙述事件出镜记者身处在特泄的环境中,从最初的描述到最斤将整个新闻事件叙述出去,是在为进一步交代画血背后的故事营造氛围。他不仅仅是为了传播而传播,更是为受众出境,它代表的是广大受众在新闻现场的眼睛,甚至可以说,出镜记者的感受和表达将决定着受众的感受和表达。出镜记者要有现场意识,要学会将观众以为门己就在新闻现场,即便木身没有出现在荧屏前的连线报道,记者也要通过口己的形彖、具体的语言准确叙述新闻事件,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简练平实的口语,向观众提供新鲜、准确、富有感染力的信息,増强报道的现场感

6、,让观众感同身受。例如:汶川地震做连线报道时有这样的片段:“我所在的现场已经不能看了,年过花甲的总理己经哭的不成样子,刚刚挖开的地方乂塌方了。这倒霉的天气还在下雨,现在一线的军人已经被下达死命令,必须冒雨急救。”这段叙事一H了然,观众立刻感受到现场的惨烈情景。由于记者就在新闻现场,他作为新闻事件的目击者,通过向观众讲述事件的经过、现场的气氛以及自C的感受等,加上电视图像战象的现场情景,人人增强了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三)沟通交流在现场采访的时候,记者在现场借助镜头与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或质疑或提问,把观众想说的和有疑问的地方一一展现,懂

7、得采访艺术的记者具有强大的个人魅力,他能迅速地走进被采访者的心里,进而满足观众的期待。出镜记者充当了代言人的角色,他既是质疑者、交流者、见证者、验证者,乂要和当事各方进行全面的、直接的交流,引领电视观众“亲历”新闻报道的全过程。首先,沟通不仅是指语言上的还有非语言上的,在新闻现场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与当事人进行着最为直接的交流。1955年,有儿位日本学者来扬州江都韶关渔业村研究中国传统的木船制作工艺,当时一位记者做随行采访,通过翻译进行语言交流,体验同样表达的障碍,总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当时这位记者就有意调动眼神来让双方达到-•种“心有灵犀一点

8、通”的感觉,他虽然听不懂,但十分注意他们眼神并频频闪动它的眼睛表示会意。该片播出后,朋友问他什么时候学会了日语,其实他并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