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策略性行为

第七章 策略性行为

ID:46377722

大小:66.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11-23

第七章 策略性行为_第1页
第七章 策略性行为_第2页
第七章 策略性行为_第3页
第七章 策略性行为_第4页
第七章 策略性行为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七章 策略性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章策略性行为学习目标重点与难点PPT学习目标明确策略性行为的概念,以及策略性行为的两种基本类型了解企业实施成功的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必须具备的条件掌握四种主要的非合作策略性行为认识促成合谋的合作策略性行为及其社会福利效果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了解策略性行为的概念及两种基本类型,掌握非合作策略性行为的四种主要类型:限制进入定价、掠夺性定价、降低自身成本的投资和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认识促成合谋的合作策略性行为及其社会福利效果难点是如何准确掌握四种非合作策略性行为。第七章策略性行为第一节策略性行为的定义第二节非合作策略性行为第三节合作策略性行为第一节策略性行为的定义一、策略性行为的概念二、

2、策略性行为的两种基本类型策略性行为的概念策略性行为是指企业为增加利润所采取的旨在影响市场环境的行为的总称。所谓市场环境是指所有影响市场绩效(价格、产量、利润、消费者福利等)的要素,包括消费者和竞争对手的信念、已经存在和潜在的竞争对手的数目、各竞争对手的生产技术以及它们进入本行业的成本和速度等等。策略性行为的两种基本类型根据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竞争还是协调,策略性行为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另一类是合作策略性行为。非合作策略性行为非合作策略性行为是指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采取的提高自身竞争地位的行动,既包括企业削弱和消灭现存竞争对手的行为以及通过提高进入壁垒压制潜在竞争对手

3、的行为,也包括企业通过研究与开发、投资等行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行为。合作策略性行为合作策略性行为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采取的旨在协调本行业各企业之间的行动以限制相互之间的竞争的行为。它包括卡特尔和企业的暗中合谋。最典型的合作策略性行为就是组成卡特尔。第二节非合作策略性行为一、成功的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必须具备的条件二、进入遏制和限制进入定价三、掠夺性定价四、降低自身成本的投资五、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成功的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必须具备的条件为了使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奏效,企业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在成本、原材料、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才能阻止潜在的竞

4、争对手进入市场,或缩小现有竞争对手的市场甚至将其逐出市场。2、发出可置信的威胁。企业要让竞争对手相信,无论对方如何行动,它都将坚决执行其预定的策略。进入遏制和限制进入定价1、限制进入定价的概念2、早期的限制进入定价模型及其修正3、动态限制进入定价4、进入容纳和进入封锁5、进入遏制的其他方法限制进入定价的概念限制进入定价:如果市场中原有的企业将其价格和产出定在某一水平,以致于新企业进入市场后发现剩余需求不足以使它赢利,原有企业就运用了限制进入定价的策略。早期的限制进入定价模型及其修正贝恩和莫迪里安尼等人的限制进入定价模型对早期的限制进入定价模型的修正:两时期博弈模型动态限制进入定价1、

5、动态限制进入定价的概念2、动态限制进入定价中的价格和产量决定3、结团进入模型4、连续进入模型动态限制进入定价的概念如果一家企业在长期内设定价格或产量以减少或消除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的动机,则这家企业就采取了动态限制进入定价。进入容纳和进入封锁对原有企业来说,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优策略不一定是阻止新企业进入。如果进入成本很低的话,允许新企业进入反而是最优策略。因为当进入成本很低时,除非原有企业的产出很高,使潜在进入者的预期利润很低,甚至低于成本,否则潜在进入者就会进入。实际上由于遏制新企业进入的利润要低于允许企业进入的利润,因此,原有企业的最优策略是进入容纳(entryaccommodati

6、on)。进入容纳和进入封锁如果进入成本很高,原有企业就可以忽略进入者的威胁,而选择垄断产量。因为,即使原有企业的产出是垄断水平,潜在进入者也会发现不进入是最优选择。换言之,由于进入成本很高,将不会出现来自进入者的威胁,这种情况被称为进入封锁(blockadedentry)。如果进入成本居中,那么原有企业会选择足够大的生产能力以赶走进入者。进入遏制的其他方法改善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品牌知名度签订长期合同实行产品扩散掠夺性定价1、掠夺性定价的概念2、实行掠夺性定价的原因3、两种掠夺性定价模型4、掠夺性行为的鉴别5、掠夺性行为的社会福利效果掠夺性定价的概念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企业开始时将价格

7、降低到成本以下以便迫使竞争对手退出市场和吓退潜在进入者,待竞争对手退出市场后再提高价格以获取更多的利润的行为策略。企业实行掠夺性定价的原因第一,通过暂时忍受亏损,将竞争对手赶出市场:鼓鼓钱袋理论第二,发出低成本信号。第三,强硬的名声。第四,获取成长的市场。两种掠夺性定价模型两家实力相当的企业的掠夺性模型一家企业占优势情况下的掠夺模型:规模优势信念和信誉等优势空间优先权掠夺性行为的鉴别在美国区分竞争和掠夺的最常用的标准是阿瑞达—特纳检验:即如果一家企业的价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