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读课文的处理

对自读课文的处理

ID:46350518

大小:54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2

对自读课文的处理_第1页
对自读课文的处理_第2页
对自读课文的处理_第3页
对自读课文的处理_第4页
对自读课文的处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自读课文的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整体感知晓思路; 二、细嚼慢咽用心悟; 三、互相渗透互为补; 四、学以致用驾轻就熟; 五、自读篇目灵巧来读。《短文两篇》《谈读书》——培根一、整体感知晓思路; 二、细嚼慢咽用心读; 学以致用驾轻就熟句段品味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这几句话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论证周密。句段品味2、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

2、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这几句话从反面指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3、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取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这几句话主张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书可只读摘要。介绍全面。4、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

3、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几句话说明各种学科的书籍,阅读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本文的中心话题“读书”,围绕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论证思路)①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足以怡情——全凭观察得之)②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使能无知而显有知)③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作用)(读史使人明智——皆有特药可医)学习论证方法,分析其表达效果。揣摩文中的这几段文字,说说它们的观点是什么,又是怎样阐述这些观点的。1、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皆成性格”。2、从“人之才智但有滞碍”到“皆有

4、特药可医”。3、从“读书补天然之不足”到“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4、从“书亦可请人代读”到“味同嚼蜡矣”。1、观点: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格。先列举六门学科的作用,最后加以归纳。2、观点: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用比喻证明观点。作用:使人信服。作用:使论说的道理通俗易懂,并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3、观点:读书与经验的作用及关系。用比喻证明观点。用比喻的论证方法从反面强调好书一定要细细揣摩,深入钻研才能读出味道。4从“书亦可请人代读”到“味同嚼蜡矣”。互相渗透互为补;你能否为下面两个句子各从《不求甚解》中找出一个事实论据。①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②换言之,

5、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参考答案:①文中第二自然段②诸葛亮读书②诸葛亮读书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表有意智透慧彻用含词义简深明排比方法探讨:笔法生动语言精辟行文灵活比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