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凤尾草的研究进展

中药凤尾草的研究进展

ID:46334749

大小:6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2

中药凤尾草的研究进展_第1页
中药凤尾草的研究进展_第2页
中药凤尾草的研究进展_第3页
中药凤尾草的研究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药凤尾草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凤尾草的研究进展指导老师:周国梁摘要:查阅文献,综述了凤尾草的來源鉴别化学成分民间与临床应用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凤尾草的进一步开发及研究提供资料参考。关键词:凤尾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风尾草为贵州苗族习用药材,乂名井栏边草、螟蚣蕨、风尾蕨、五叶灵芝叫为风尾嗾科植物风尾草JPterismultifidaVolY.)的全草。生长于墙壁、井边及石灰岩缝隙或灌丛下。分布在河北(北戴河)、山东(泰山、崂山、鲁山)、河南(伏牛山、内乡、桐柏、商城)、陕西(秦岭)、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⑵等地。性味淡、微苦、凉,具冇清热

2、利湿,解毒止痢,凉血止血等功效,用于治疗痢疾、宵肠炎、肝炎、泌尿系感染、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白带、崩漏等症。外用也可缓解和治疗外伤出血、烧烫伤等。风尾草是一种具冇多种功效,资源丰富,使用丿力史悠久的屮草药。近儿年对其研究较多,主要集屮在临床应用和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等儿个方而。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风尾草的临床应用、药理作用以及化学成分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综述,以利其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⑶。1凤尾草的品种考证和来源《履噓岩本草》载冇小金星凤尾草,所附药图即今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草。《植物名实图考》云:“风尾草生山石及阴湿处,有绿茎、紫茎者。一名井阑草,或谓之石长生。”所附之图亦系本种。《纲目》石草类

3、所绘的石长生图也与本种极似⑷。风尾草为风尾蕨科植物风尾草的全草或根茎,多分布在海拔400〜3200m的林下阴湿处或石灰岩缝中⑸。2凤尾草鉴别研究⑹通过对凤尾草的实地考察,发现凤尾草的发育规律为:初发叶为同型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分化为营养叶和他子叶,与紫其、榊蕨等二型叶的发育不同⑺。对原植物形态、凤尾草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进行研究來鉴别。原植物形态具有以下特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30〜70cm;地下茎粗壮,密被线状披针形的黑褐色鳞片,叶从生,叶柄长5〜23cm,灰棕色或禾秆色,无毛。生他了囊的鞄了叶2回羽状分裂,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中轴具宽翅,羽片3〜7对,对生或近对生,上部的羽片无柄,不分

4、裂,先端渐尖,长线形,全缘,顶端的羽片最长,下部的羽片有柄,羽状分裂或基部具1〜2裂片,羽状分裂者具小羽片数枚,长线形,小羽片在叶轴上亦下延成翅,叶脉明显,细脉由屮脉羽状分出,单一•或二叉分枝,直达边缘;不生砲子囊的营养叶叶片较小,2回小羽片较宽,线形或卵圆形,边缘均有锯齿。砲了囊群线形,沿抱子叶羽片下而边缘着生,抱子囊群盖稍超出叶缘,膜质。其显微鉴别主耍从叶表面观、叶柄基部横切面和根萃上鳞片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如叶观表面的显微特征: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均波状弯曲,下表皮细胞气孔较多,并有细胞腺毛。鳞叶上的腺毛腺头多细胞排列成球行,腺柄多细胞,排1列。抱了叶缘的砲了囊呈长圆形,基部稍狭,囊盖边

5、缘呈轮状,棕黄色,内含砲子数I•颗,范子呈纯三角形,直径405左右,囊柄长短不一,为4〜6个细胞,一般为2列⑵。3化学成分的研究3.1黄酮类黄酮类为凤尾草主耍功效成分之一,在凤尾草中含量为3.2%左右⑻。口前国内外学者已从凤尾草屮分离鉴定了9种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木香素III(muxiangrineIII)(1)>W1皮素(quercetin)(2)>5,5c-二轻基-3-甲氧基-6,8,3d,3d-四甲基毗喃-(3c,4c)-黄酮-7-0-[B-D-芹糖味喃糖昔-(l->6)]-B-D-葡萄毗喃糖昔(5,5-dihydroxy-3-methoxy-6,8,3d,3d-tetramethyl

6、pyran-(3c,4c)-flavone-7-0-[B-D-apiofuranosy-1(1-*-6)]-B-D-glucopyranoside)(3)、1icoagrochalcone(4)和dihydroechio-idinin(5)"'门。芹菜M(apigein)(6),木犀草素(luteolin)(7)[l2]o2006年胡浩斌、郑旭东等人在凤尾草根中又分离得到两种新的双苯毗酮氧昔类化合物回。分别为1-瓮基-4,7-二甲氧基-8-(3-甲基-2-丁烯基)-6-氧-A-I厂鼠李毗喃糖昔-(1-2)-[B-D-葡萄毗喃糖营-(1-3)]-B-D-葡萄毗喃糖昔双苯毗酮(8)和1,3-二轻

7、基-7-甲氧基-8-(3-甲基-丁烯基)-6-氧-A-1厂鼠李毗喃糖营-(1一2)-[B-D-葡萄毗喃糖营-(1-3)]-B-D-葡萄毗喃糖昔双苯毗酮(1,3-d-ihydroxy-7-methoxy-8-(3-melhyT2-butenyl)-6-0-A-Lrhamno-pyranosy-1(1-*2)-[B-D-glucopyranosy-1(l-*3)]-B-D-glucopyranosy1xanth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