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重症哮喘的机械通气治疗

临床医学论文重症哮喘的机械通气治疗

ID:46322610

大小:6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2

临床医学论文重症哮喘的机械通气治疗_第1页
临床医学论文重症哮喘的机械通气治疗_第2页
临床医学论文重症哮喘的机械通气治疗_第3页
临床医学论文重症哮喘的机械通气治疗_第4页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论文重症哮喘的机械通气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医学论文-重症哮喘的机械通气治疗作者:雷樟根李晓珍吕祝庆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重症哮喘患者约占哮喘患者的15%,因此提高重症哮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降低病死率的关犍。现将2003年4月至2006年2月两院收住的198例哮喘患者中行机械通气的17例重症患者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11例,女6例,年龄42〜81岁,病程2〜39年,均符合急性发作重症哮喘的诊断标准〔1〕。17例患者均有呼吸急促或极度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大汗淋漓、不能讲话(或讲话不成句)、端坐呼吸、两肺布满哮鸣济,呼吸频率

2、30〜48次/min,心率121〜175次/min;7例意识模糊,1例呼吸停止。血气分析均示有呼吸性酸中毒,pH値7.052-7.393,PaCO246〜82.2mmHg,PaO232〜57.5mmHg°1.2治疗方法(1)监护措施:24h心率、呼吸、心电、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记24h液体山入量,根据病情测血气分析和最大呼气峰値。(2)—般治疗:鼻导管吸氧(流量2〜5L/min),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合并细菌感染者抗感染治疗、行痰培养及约敏试验。(3)抗炎平喘:甲基强的松龙80mg静脉注射,1次/12h,连

3、续2〜4d,后改为强的松20〜40mg,1次/d,连续6d,同时加普米克令舒lmg雾化吸入(2次/d)、沙丁胺醇溶液(lml,1次/20min),lh后雾化调整为3次/d,氨茶碱针0.6〜0.8mg/(kg.h)维持,监测血清茶碱浓度。⑷机械通气:经上述治疗无效10例及意识模糊6例、呼吸停止1例行机械通气治疗,其中3例行面罩无创正压通气(NPPV),14例经口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有创通气中,6例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协调较好者使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联合压力支持(PSV)通气模式,潮气量(VT)6〜8ml/kg,频率10〜12

4、次/min,I:E〉1:2,吸气时间0.8〜1.1s,吸气压力<25cmH2O,PEEP0〜3cmH2O,PSV8〜20cmH20,每分钟通气量s115ml/kg,无自主呼吸1例及人机对抗明显7例应用控制/辅助(A/C)模式。人机对抗明显7例使用咪啖安定,先给负荷量0.025〜0.05mg/kg5后以1.0〜2.0/zg/(kg-min)维持?使用咪坐安定后人机对抗仍未解决者使用肌松剂,病情好转后改为SIMV+PSV模式。无创通气(NPPV)应用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联合压力支持通气(PSV),起始CPAP水平为0,PSV

5、为8cmH20,适应后,调整CPAP为5cmH20,以后PSV逐渐增加以达到最大潮气量(T)>7ml/kg,PSV—般不超过25cmH2O,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随时调整呼吸参数。(5)撤机拔管:神志清晰、呼吸困难消失、自主呼吸平稳、生命体现稳定、缺氧纠正、PaCO2'灰复正常、PSV<5cmH2O,可考虑撤机及拔管。2结果上机时间16〜172h(平均52.2h)。呼吸停过的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余16例均存活,其血气分析情况见表1。机械通气治疗前神志清醒10例PEF値(161±23)L/min,撤机后(322±45)L/mi

6、n,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表116例患者机械通气前后血气分析结果(略)3讨论大多数重症哮喘崽者经常规吸氧、补液和约物治疗,症状能缓解,少数呼吸困难不能缓解者需机械通气治疗。本组198例哮喘患者中仅17例进行了机械通气治疗(占8.6%),16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机械通气可挽救重症哮喘患者的生命,但也可以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目前尙无公认的适应证,心跳呼吸停止、呼吸浅表伴神志不清或昏迷为绝对适应证,凡PaCO2>45mmHg又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考虑机械通气:(1)以往因哮喘严重发作而致呼吸停止曾气管插管者;(2)有哮喘

7、持续状态史在使用糖皮质激索下再发严重的哮喘并持续状态〔2〕。重症哮喘无公认的最合适的通气模式,多数应用A/C模式或SIMV加PSV模式,A/C模式能保证最小通气量,但同步性能差,当呼吸节律和流量不协调时可能会增加动力性肺膨胀过度(DHI)和气道高压,本组1例无自主呼吸和7例人机对抗明显者在使用咪口坐安定或肌松剂后应用了该通气模式;SIMV有最小通气量保证,自主呼吸同步性增加,但呼吸功明显增加;PSV同步性能好,呼吸功减少,呼气流量足够而可变,避免了吸气压力过高,但无最小通气量保证,有时出现呼吸触发过程延迟导致呼吸不同步。SIM

8、V联合PSV可发挥两者优点,必要时可加用呼吸末正压(PEEP),本组6例使用该模式,3例选舟NPPV治疗,均抢救成功,避免了有创通气的并发症。Mcduri等〔3〕报道,17例由严重哮喘所致高碳酸血症的患者使用NPPV,有15例成功。但NPPV仍存在以下问题:(1)面罩紧扣,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