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分Ill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查体者"0例,按照采血方法分为静脉组和末梢组,静脉组55例,采用静脉采血方法采血;末梢组55例,采用末梢采血方法,比较两种采血方法的准确性。结果静脉组采血方法检验准确性高于末梢组,与末梢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方法所有查体者在同一天采血,在采血的前夜要禁
2、=
3、食水,时间12ho在次日的7点采集血液标本。静脉组采用静脉采血方法,查体者自己选择坐位,将手臂平放在在采血桌
4、上,在肘关节上方5cm位置绑定止血带,使用络合碘对抽血部位进行消毒,如果体检者的肘部位静脉不明显,不适宜采集,要告知查体者其静脉血管不明显,让其反复握拳,加快静脉的充盈。操作时,用拇指按压查体者穿刺部位的下缘,右手将采血针刺入皮肤,在见到回血后,立即与血常规试管相连接抽取静脉血,血量为2ml,在采血结束后,让患者松开拳头,迅速拔出针头,使用干棉球进行压迫止血,时间为10mine将试管摇匀,迅速送到检验科检验末梢组采用末梢采血法,采集部位为手指,在采血前先对采血部位的皮肤进行清洁消毒,在干燥后穿刺,嘱咐患者紧绷皮肤,右手持针刺入皮肤2mm,然后
5、用消毒干棉球擦去第1滴血,在采血结束后,放入含有EDTA-K抗凝剂喷雾的0.5mlEppendorf管中,摇匀,操作中要避免剧烈晃荡。两组血液标本在采集后使用仪器迈瑞BC6600,要在2h内完成检验1.3观察指标观察米集的末梢血和静脉血各项指标,包括白细胞(WBCX红细胞(RBCX血红蛋白(HbX血小板(PLTX红细胞比容(Het)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士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组间对比分析,P0.05),两组血液检测具体指标3讨论在人
6、体的生命活动中,血液具有运输物质、调节体液、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防御或消除伤害性刺激等功能,当血液各种组成成分发生异常时,通过血常规检测能够反映出病理变化,因此,血液的采集、化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血常规检测是测定血细胞数量、血细胞形态的变化、血细胞分布情况,检查结果反映岀患者疾病的早期迹象,对疾病的诊断和确诊有着很大的帮助[4]。临床上,常见的血液标本采集部位分别是毛细血管采血、静脉采血和动脉采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末梢采血、静脉采血及动脉采血[5]。在这三种采血方式中,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是普遍使用的方法,受到查体者的青睐。末梢采血是
7、经指尖采血,疼痛感轻微,操作简单,大众接受度较高,但由于血液的成分来源于毛细血管,循环不如静脉,血量少,不容易采集,并且会受到温度和采血情况的影响,容易发生溶血的情况,在采血过程中,挤压采血部位会导致组织深入血液标本中,或者使白细胞发生破裂,减少了白细胞计数,对检测结果造成了影响[6]静脉采血的部位多选择肘前臂静脉,此部位的血流量均匀,流通速度快,出血顺畅,容易被采集,并且不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出查体者的身体情况[7]o而且随着血液分析仪在检验中的广泛应用,静脉采血能够采集到较多的血液,适合使用分析仪进行检验,降低了检验
8、的误差,使检验结果更加真实,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静脉采血的血液指标中,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比容低于末梢采血(P0.05)综上所述,不同的血液采集方法,产生的检测结果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静脉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结果更为稳定,据有较高的准确度,因此,检验结果适合临床诊断,值得应用参考文献:口]刘小东,崔会欣•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6):111-112.[2]刘风英•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对比[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1):458-
9、459・[3]巴哈尔古丽•卡依尔.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147-148.[4]敬大阶•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2):2781-2781.[5]王东蕾•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对比[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03Z):448-449.⑹李靖萍•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对比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8):3715-3715.[7]冯玲丽•不同采血方法用于66例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的效果对比分
10、析[J]・引文版:医药卫生,2015,1(9):215-215.编辑/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