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中的“易理”研究

《矛盾论》中的“易理”研究

ID:46305023

大小:7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2

《矛盾论》中的“易理”研究_第1页
《矛盾论》中的“易理”研究_第2页
《矛盾论》中的“易理”研究_第3页
《矛盾论》中的“易理”研究_第4页
《矛盾论》中的“易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矛盾论》中的“易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矛盾论》中的“易理”研究摘要:将《易经》中“太极”及其化生的“易理”,与《矛盾论》中“矛盾”的变化规律进行比较,从矛盾与太极的内涵、矛盾的转化与太极的卦变、孑盾与太极中的“相对”与“相依”三个方面着手,以求证“易理”在《矛盾论》屮的体现情况。关键词:孑盾;易经;太极;卦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034-03《孑盾论》是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8月写的一篇哲学论文,曾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演讲。该文从“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1]56等方面,诠释了“矛盾”

2、的内涵与外延。《易经》即汉代始对《周易》的统称。《易经》源于八卦,八卦的核心是“太极”,“太极”的化生注释着宇宙万事万物的演变规律。将“太极”的化生与“矛盾”的运动进行比较,以探讨“太极”的化牛“易理”在《矛盾论》中的体现情况。木文中所说的“易理”,不拘泥于“象”“数”“理”的界限。一、“矛盾”与“太极”毛泽东同志在《孑盾论》中说,“一切孑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就是孑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1385“所谓孑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同一性,就是说,我们所说的矛盾乃是现实的矛盾,具体的矛盾,而矛盾的互相转化也是现实的、具体的[1

3、]86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在起作用。并且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这种矛盾性,因而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一切事物中包含的孑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1161生命也是矛盾,“这一矛盾一停止,生命亦即停止,于是死就来到。”[1]62“两个相反的东西中间有同一性,所以二者能够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1188解决矛盾,必须“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1]68。以上论述是说:在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孑盾,存在着矛盾运动,且一切矛盾着的东西,都互相联系着;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矛盾

4、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归纳的内容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所谓“矛盾”,就是指事物内部诸对立面Z间的互相依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古人面対混沌的宇宙,一画开天,为万事万物的原点和天、地、人合一的起点,起了个富有智慧的名字,叫作“太极”。同时为此做了诸多的注释:“太极”是一切相对事物的混合体,这一混合体虽然能够不断划分,但最终都以太极为单位。宇宙和万物中无不存在着“太极”,而又统一于“太极”。凡“太极”就包含着“阴”和“阳”两种相对的基本动能,阴阳的统一体即是“太极”,而阴和阳又是“太极”化生而成。“太极”和阴阳是合一的,没有阴阳就没有“太极”,没有“太极”也不会有阴阳。阴阳化生是宇宙间万事万物

5、变化的根源,“太极”与阴阳是“体”和“用”的关系,把“太极”分开来看是阴阳,相对立;将阴阳i体而观则是“太极”,乂呈统一。“太极”变动不居,大时,大到其人无外;小时,小到其小无内,一个“太极”就是一个“宇宙”,小宇宙Z中又浓缩着大宇宙,大宇宙里又孕育着小宇宙,大小变化,以至无穷。《易经?系辞》中有一段被丿力代视为经典的论述,将万物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做了精辟推断:“易冇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这就是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在阴阳的交互作用下,天地定位,万物化生,宇宙间变化万千,错综复杂,都是基于乾坤开合,阴阳运化的结果。北宋“百源学派”的

6、创始人邵雍,终生以研究《周易》为业,他在《要物外篇》屮也有与《系辞》相似的论述:“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犹根之有干,干之有枝,枝之有叶。愈大则愈小,愈细则愈繁。合Z斯为一,衍Z斯为万。”太极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北宋著名易学家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而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黄帝内经?素问?阴阳释合论》对此也有论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Z可百,数Z可千,推Z可万,万Z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易Z义,谁(唯)阴与阳”是《周易帛书?易之义》中的观点。“动静相函

7、”是王夫之记录在《周易外传?卷四》中研究《易经》的心得。以上易学家诸多论述,均是《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注释。据此我们得知,“太极”是“太极”与阴阳合一的同一体。联系前文《矛盾论》的论述涉及的内容,得出如下推论:“矛盾”无处不在,“太极”无处不有;“矛盾”互相转化,“太极”相互化生;“矛盾”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万事万物的化生源自于“太极冬“矛盾”有斗争,“太极”有阴阳……虽然“矛盾”并非同等于“太极”,但太极是阴阳合一的孑盾体,万事万物则在阴阳交互中化生。这一孑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