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城市化”趋势下中国村镇发展的机遇【精品论文】

“逆城市化”趋势下中国村镇发展的机遇【精品论文】

ID:46300768

大小:9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2

“逆城市化”趋势下中国村镇发展的机遇【精品论文】_第1页
“逆城市化”趋势下中国村镇发展的机遇【精品论文】_第2页
“逆城市化”趋势下中国村镇发展的机遇【精品论文】_第3页
“逆城市化”趋势下中国村镇发展的机遇【精品论文】_第4页
“逆城市化”趋势下中国村镇发展的机遇【精品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逆城市化”趋势下中国村镇发展的机遇【精品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逆城市化”趋势下中国村镇发展的机遇在小国,“逆城市化”问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受到理论界关注,一度成为理论热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国岀现“大城市化”高潮,随Z而来“大城市病”[1]也刺目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主张“逆城市化”的声音骤起。由于中国的“城市化”水平(2005年,城市化率43%)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05年,城市化率75%),“城市化”依然是各地发展的基木主题,主张“城市化”的声音很快就压过“逆城市化”的声音。[2]各种主张此起彼伏,各执一词,分歧的原因主要是对“逆城市化”的基本认识仍停留在对现象的陈述

2、和评议上,没有对“逆城市化”的内涵及外延予以深入的研讨。一、“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派生物“逆城市化”,究竟是个别现彖述是普遍现彖?究竟是偶然现彖述是必然现象?究竟是城市化的最后阶段,还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派生岀来的新现象?如何描述和鉴定“逆城市化”,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如何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如何建设。1976年,美国地理学家j.1.berng首先提出了"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这一概念,他描述的是发达国家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新特点:城市社会的人口重心发生变化,城市社会的经济活动和政治影响力也由城市中心向外

3、围地区转移。Z后不少学者将“逆城市化”看成城市“空心化”。如小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刘琦在批评城市建设时指出:屮心区毕竟是城市的核心区域,承载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而没有历史文化的城市是缺乏原动力的。但是,在很多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都曾经出现过“空心化”的情况。这种现象在欧洲城市发展过程中农现得最为明显。结果造成了逆城市化现象,老城区变得冷冷清清,经济衰落,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还冇学者将城市的异化视为“逆城市化”,如江苏省社科院经研所所长葛守昆认为,“城市化发展中已出现了异化一一'逆城市化’现象,如单纯的经济增长

4、、土地的浪费、环境的污染、贫富差距、不安全感等”[4],因而需要“警惕'逆城市化…。本文认为:美国学着j.1.berng关于“逆城市化”的认识开拓了城市研究的新领域。但“逆城市化”不是城市的无节制拓展,不是“穷人住在拥挤的市中心,富人住在清静的市郊区”,不是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随着富人的转移而转移,导致城市空心化。“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派生物。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在《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一文中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形成、壮大和分化的成因。茅于轼先生认为,当城市规模发展到边际效益为零其至为负数后必然

5、形成递增与分化的对流趋势。[5]城市发展正是这样。任何优质的东西都有它的时间性、相对性。由于城市化不断地聚集资源和产业,到一定程度后,城市的空间就会接近饱和。新的资源和产业要挤进大城市,而城市空间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曾经优质的资源、优势的产业就可能异化为城市的累赘,要么提高新的资源和产业进入城市的成本,要么“吐故纳新”,分流传统的城市资源和产业。理智的选择是“吐故纳新”,是“分流”。因为进入城市的成木不断提高,城市规模发展的边际效益必将为零其至为负数。这类“吐故”现象,就是“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6、,而且,随着信息化、生态化时代以及汽车时代的到來,人们生活与工作的空间差距大大缩短,“吐故”还不仅表现在城市的传统产业的转移,述包括一些新兴产业完全安排在小城镇和乡村,如村镇旅游产业异军突起,人们从着重欣赏城市的繁华转移到着重欣赏乡村的宁静。“吐故”是为了“纳新”。“吐故”与“纳新”在同时进行,都是城市化现彖。如果说“城市化”是指一定区域的优质资源、产业和人口向城市聚集,这是大前提。那么,“逆城市化”则是中心城市的一些传统功能、优质资源以及人口向卫星城及村镇分流。这些分解和分流不同于国家的政策性安排,如我国20世纪60-70年代

7、“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三线建设”,如国家政策取向的“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o“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口身发展到一定阶段遭遇城市功能老化、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城市空间压力增大等问题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必然出现的功能分解、产业分解和人口分流。因而“逆城市化”并非阻I上“城市化”的继续推进。恰恰相反,“逆城市化”有助于城市的功能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和空间压力减轻,有助于“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内在关系是:城市化发展水平越高,“逆城市化”趋势越强。既然“逆城市化”是中心城市一些传统功能和产业的分解

8、及人口分流,因而“逆城市化”是周边村镇发展的重大机遇。谁与“逆城市化”趋势对接,谁就抓住了周边小城镇和乡村发展的机遇。利用“逆城市化”趋势发展小城镇和乡村,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和乡村将成为屮心城市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广阔平台,促使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