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281856
大小:407.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2
《创新行为的理想空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09年第3期ScienceandTec科hn技olo管gy理M研an究agementResearch20o9No.3文章编号:1000—7695《2009)O3—0297一o4创新行为的理想空间陈杰(江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56)摘要:基于概念及其客观指向的差别,并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空间图景,及通过静态、动态地比较中西认识论的发展趋势,提出区别于现实空问的理想空间,以及能动地作用于空问的创新行为,并阐述了理想空间的表述及认识。关键词:理想空间;创新行为;认知;图型;谱系中图分类号:G30文献标识码:
2、A的主观认识概念同其指向之间会有差别。六朝时代,嵇康认1前言为这种差别造成了“言不尽意”,并认为必须“越名教而任创新行为如何在空间域中产生?自然”,这里“名教”是指外在的群体秩序。后来的禅宗所现实的方法是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前提下,以现谓“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及“不二法门”皆源于认识到实空间为研究视域,从理论、实践上对创新行为问题进行研了言意的这种差别。究。该研究根据对空间属性——空间连续性、维性、质性和西方的现象学派认为:“应直接面对事物本身。”现象学向性等的区分,得出三类现实空间——物理空间、个体空间、就是为了摆脱
3、一切概念的先天结构,直接用直觉去掌握事物社会空间,并由此构建一种创新行为的空间理论。⋯创新行的结构或本质,但始终摆脱不了言意差别的预设前提。甚至,为的产生就是对现时的功能行为的超越。首先,它受制于物这种差别会在社会空间中被无意或有意放大。知识社会学派理空间规律;其次,它受制于社会空间规约;然后,它受制的曼海姆认为社会角度、境况和立场不同,使用的概念也往于个体空间约束。以此形成的相对完善的创新行为的空间理往不同,于是,社会认识就产生了偏见。论,能够对创新行为在现实空间的产生进行理论阐释,并涉言意会有差别,认识也相对主观,但不能以
4、此对认识概及到了对相关的时间问题的探究。念的客观性有所置疑,否则会陷入不可知论及相对主义的泥但这种现实空间理论仅仅是解释性的,它是从空间限制潭。正是因为言意的这种差别,决定了在创新行为过程中,条件来解释创新行为的产生的,它并未涉及到创新主体的能理想空间存在的必然性。动作为,较之马克思社会实践理论,它还不够完备。因此,2.2中途概念需要在考虑创新主体对行为能动作为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创马克思认为一切知识都会受到正在发生冲突的阶级利益新行为的理想空间理论,使其同创新行为的现实空间理论相自觉或不自觉的歪曲、支配或决定,由此形成了意识形
5、态这统一,更全面地阐释创新行为在空间域中的产生。样一种思想现象。马克思还认为意识形态是被系统歪曲了的表面上,创新行为的理想空间理论是一种理论补充,但知识,这种系统歪曲是由于认识主体所处的历史、现时的社这一新的理论建构是具深意的,它既是创新行为主体的空间会结构造成的,但是可以从过去和当前的社会来研究这种歪认识理论的完善,也是一系列创新行为理论应用领域拓展的曲,并设想了将来的共产主义是要建立一种无阶级社会。这基础,如:由此可形成的对创新空间理论设计及创新空间审种社会因为不存在阶级利益的冲突,社会情感和欲望就不会美范畴。凌驾于对现象
6、世界公正客观的评价之上。这种系统歪曲,也就不会存在了。2理想空间的提出基于以上认识,当人们变革现实存在时,社会关系结构创新行为的理想空问同现实空间相区别,前者是一种主就变革了,意识形态就改变了。所以,认识及其产物,不能观意识形态,后者则是一种客观社会现实,它们之问差异不仅靠意识形态的方法来改变,而只能靠社会变革行为来改变。容置疑。先秦《易传·系辞上》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观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社会实践观。创的记述,可见,当时就已意识到“言”在表“意”上的局限新行为是主体凭借理论和实践超常而首创地使事物从旧质形
7、性。正是这种言意差别,造成了理想空间概念的提出。甚至态向新质形态转化的活动,也就是对旧事物的否定和对新事造就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终极理想空间的建构。物的肯定过程。并且,创新行为还蕴涵着新生事物是不可战2.1言意差异胜的基本内容,同时,也表明了创新主体的自主性和自为性。二千多年前,《老子》中有:“道,可道,非常道;名,正是由于创新主体有相对自主性和自为性,所以,需要主体可名,非常名。”对这句话不同的理解,会造成一定的学术对于创新行为的一种能动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建构了人类分野,但它至少表明:客观世界及规律经过语言过程,形成思想
8、史上第一个科学形态的社会理想,即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收稿日期:2008—06—04.修回日期:2008—09—17基金项目:湖北教育科学“十五”规划(A2004155)项目资助;湖北省统计局科研计划(HB072—08)项目资助: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B200734006)项目资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