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法治的社会基础(精编)

3法治的社会基础(精编)

ID:46276708

大小:7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2

3法治的社会基础(精编)_第1页
3法治的社会基础(精编)_第2页
3法治的社会基础(精编)_第3页
3法治的社会基础(精编)_第4页
资源描述:

《3法治的社会基础(精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3、法治的社会基础市尺社会的存在与自治,市尺法治观念的形成和深入人心,是西方近现代法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基础;现代市民社会的存在与独立是现代法治的社会基础。3.1、西方市民社会与法律制度3・1・1、市民社会与城市社会关于什么是市民社会,不少思想家对此做过描述。西塞罗曾指出市民社会“不仅指单个国家,而且指业已发达到出现城市的文明政治共同体的生活状况。”[13]此处所指的市民社会是与城市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是与城市国家相对应的私人领域,市民是指与“农村人”对应的“城市人”或市民,市民社会概括了市民作为一个社

2、会群体的总的生活状况,是包括经济活动的方式、交往方式、生活习性等各方而状况的总和。“城市是创造和维持高级文明生活方式的基础。在城市生活的基础上才产生了市民法。希腊、意大利文明成为文化史上奇迹的原因,在于这两个地方一直维持着普遍的城市生活方式,在希腊和意人利,似乎不存在单纯的城市人或单纯的农村人,人民在城市和乡村皆有房屋,在农村从寄农业生产,而同时过城市生活。因此,把所有的自由人称为市民,是名副其实的。”[14]在希腊、意大利的城邦生活中,一个自由人同时具有两种身份。首先他是特定城市国家的市民,在这个

3、意义上,他属于他自己,是一个私人,谋求「I己的利益。其次,他是特定国家的公民,在这个意义上,他不属于自己,而属于国家,是一个“公人”。区分公私的社会结构,形成调整公私利益关系的法律,伯里克利说“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晒罗马人也对公私做了区分,并有私法与公法之分,由私人利益关系构成的社会共同体就是市民社会,把调整私人利益关系的法律称为私法;公共利益关系就是政治国家,把调整公共利益关系的法律称为公法。而罗马发达的私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4、止是在这种市民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如马克斯•韦伯指出的''罗马法是自治的城市商业活动的产物”恥在马克斯•韦们看來,西欧中世纪的城市社会是由行会构成的,而行会则是由自由市民组成的一种社会组织,尽管市民之间的法律地位不是绝对平等,但在人身依附关系上,屮世纪城市的市民却是自山的,不存在彼此的依附关系,“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的原则,虽不是到处被人承认,而且往往附加一定的限制,但它却是与城市市民的法律意识相适应的,城市市民就是以这种意识为基础去追求他们的军事和税收的利益,毫无疑问,正是这样一种追求自

5、由和权利的社会主体,推动了近代法律的建立。在古希腊、意大利有过以城市生活为基础的市民社会,在整个西欧的封建时期,也出现过彖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等自治性城市社会,在欧洲的屮世纪,这些自治城市的存在及发展是罗马法复兴的社会基础。对此勒内•达维徳在《当代主要法律体系》一书中做过这样的描述:“12世纪前后,随着城M与商业的复兴,社会上终于认为只有法才能保证秩序和安全,以取得进步,人们不再把宗教与道徳同世俗秩序与法混淆在一起,承认法有其固有的作用与独立性,这种作用和独立性将是此后西方文明与观念的特征。”而

6、中世纪末古罗马法的复兴为资本主义大陆法系的形成萸定了基础,也是西方资木主义法治发展的传统基础。从那时起,四方法律伴随着宗教改革、罗马法的复兴运动不断演进,同吋也伴随着英、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人革命而逐渐成熟,从不成文法到成文法,从宪法典到民法典等兀大基本法,西方法律的形式化运动蔚为大观。止是在这样的进程中,四方法制逐渐展开了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画面。由此可见,在西方法治的历程中,由民社会始终是法律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可以说,没有市民社会,就没有西方的现代法治。3.1.2,市民社会与“经济人”社

7、会黑格尔是从经济意义上来分析市比社会的,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是处在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差别的阶段,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身为冃的,其他--切在他看來都是虚无。但是,如果不同别人发生关系,他就不对能达到他的全部口的,因此,其他人便成为特殊的人达到口的的于•段。但是特姝目的通过同他人的关系就取得了普遍性的形式,并且在满足他人福利的同时,满足自己。市民社会的市民,就是私人,他们都把本身利益作为自己的冃的。”側实际上,黑格尔的市风社会不仅是指城市社会,它包括除政治国家和家庭以外的一切私人领域,是在私有制和

8、社会分工的条件下,生产和交换的体系,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市尺也不仅仅是城市人,而是指合理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他们在直接满足自己利益的同时,间接地增进了他人的福利。市民社会是私人经济利益的角逐场所。3.2、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马克思在两种意义上使用市民社会这一概念。一是作为历史范畴的市民社会,是伴随一定历史现象而出现也必将伴随一定历史现象而消亡的一个人类历史时期;二是分析范畴的市民社会,作为人类历史的一个时期,它所包涵的内容、它的特点、它与政治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