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学习迁移规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学习迁移规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ID:46274790

大小:8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2

运用学习迁移规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_第1页
运用学习迁移规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_第2页
运用学习迁移规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_第3页
运用学习迁移规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_第4页
运用学习迁移规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用学习迁移规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运用学习迁移规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南平一屮池光萌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忽视揭示知识之间内在有机联系的倾向,使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虽然高中三年学生做了很多作业,却不能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新情境的问题,更不善于分析解决新问题,缺乏应变能力。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学生能力就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运用知识,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关键就是使学生掌握知识迁移的本领。下面我谈一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迁移规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1.什么是学习迁移迁移规律是

2、教育心理学揭示的一条重要的规律。它是指“i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已获知识对新知识的影响和作用)”。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称为“负迁移”。%1.学习迁移能力在教学中的应用1.运用知识迁移,构建知识体系凡是有学习的地方就会有迁移,因为孤立的彼此不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在讲授某些新知识的过程屮,尽管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往往不能很好地提取和利用。这就要求教师能很好的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即在已冇知识与新授知识内容之间架起桥梁來降低衔接的难度,以及吋唤醒、运

3、用那些与新授知识内容相关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学习迁移获取新的知识,并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例如《感应电动势》一节。学生学习这一节时,往往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只会套用公式。因此学习这一节,首先应思考:处于磁场中的通电导体产生安培力的微观本质是什么?然后再思考: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微观木质是什么?如图示:作垂直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导线屮,每个口由电了都受到洛仑兹力,大小为F二cvB,F使电了沿;着导体向下端移动,于是导体上端出现正电荷,下端*X出现负电荷,这样一来导体内产生电场E方向向下,xx这电

4、场使导体的电子受到一个向上的电场力F*=eEo因图示此,在磁场屮运动着的导体内,每个电子都要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当二力平衡,导体内的电了不再因导体的移动而发生流动时,有:cvB=eE,所以E二vB,又由于电场强度是导体两端的电势差与导体长度之比,即E二e/L,这吋导体两端形成的电势差就是感应电动势,即=EL=LvBo由此可知,当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洛仑兹力的宏观效应。乂如,教师在复习到《宇宙速度人造地球T星》一节时,学生对人造地球卫星为什么可以绕地球运动会感到疑惑,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帮助学生逐

5、步理解并接受新知识。(1)地面上物体被举高后放手,物体做什么运动?(2)举高的物体如果施加水平初速度,又将做什么运动?(3)如果水平初速度增大,再增大,运动情况乂将会怎样变化?通过学生用已学知识将问题逐个讨论,慢慢过渡到当速度人到使重力只够做为向心力吋,物体将做圆周运动,即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成为离地球最近的人造卫星,从而求出第一宇宙速度v=7^=7.9km/So1.运用物理情景的迁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物理现象的条件和过程的变化中,它们Z间总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只有弄清知识间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对照,做到“一法”多用。我

6、们在分析带电体在匀强电场屮运动时,带电休一般受恒定的电场力或受恒定的电场力和重力作用,我们只要将带电粒子受到的恒定合力看成“等效重力",与只在重力作用下物体运动进行比较,就可以将只在重力作用下物体运动的学习方法迁移到研究带电体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的规律中。女II:在4q1足够大的真空空间中,存在水平向右,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电小球在电场中某点竖直向上抛出,抛岀的初速度大小为%,如图示。求:小球在电场内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率。这个问题一般解法是将小球运动分解成在水平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竖直上

7、抛运动。设t时间后,水平方向速度—二qE为V],竖直方向速度为V?,合速度为V,则V]=Qvo-gt,v2=at(a=-g),v=+v2过求极值获得速度最小值。但这种解法十分烦琐,学生往往很难求得。如果我们通过求出等效重力G=-m^力向与水平成53。,将小球等效成4斜上抛运动,即小球到“最高点”时速度为最小值,等于与电场方向成37°方向上的“水平”分速度vmin=vosin37°=

8、v0o解题过程就-

9、•分简单,不易出错。1.加强“变式”教学,防]上学生学习负迁移学习的正迁移将冇助于捉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往往由于学生的

10、思维定势以及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导致产生负迁移,从而影响或干扰了新的学习。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变式,墩学,对新情境的问题,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提出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意识地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变更事物的非本质特征,通过分析、对比与评价,突出事物隐蔽的本质屈性,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