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饶毅批评性的建设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饶毅批评性的建设者在自己事业的巅峰时刻,他从美国回到中国。从“美国梦”到“中国梦”,饶毅的轨迹不仅仅是一次个人选择,也代表了一股历史的潮流,甚至反射出一种世界格局的变动。他的回归为中国科学界带来一股新风。他不想成为中国正在发生的历史剧变的旁观者,所以要在事业活跃时期回国,对中国有所贡献。对于这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神经科学家,公众更熟悉的不是他研究的领域,而是他大胆、犀利的言论2007年是饶毅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一年,他在海外工作生活了22年后,回到了祖国。回国即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饶毅,被认为是新时期归国潮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舆论
2、将他的回国与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郭永怀的回国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是在海外成名后,壮年归国效力的科学家。然而,对于这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神经生物学家,公众更熟悉的不是他研究的领域,而是他大胆、犀利的言论。2004年,在饶毅回国之前,他就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撰文,对中国政府的中长期科技规划表示关心,并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的批评和建议。回国后,他的批评仍没有停止。2008年他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靠什么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对饱受诟病的中国高教体制开出药方,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依照国际标准,而不是国内标准”。47岁的饶毅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批
3、评性的建设者”。他说,“除了做好本职,'智识分子’对其他问题也要有自己的看法。看到问题,就要说出来。如果不敢说,那还怎么做?”选择回国饶毅1962年生于江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78年参加高考时,他立志要成为一名“对人类有用的科学家”。本希望能去中国科技大学攻读物理和数学的他,却上了江西医学院。五年后,饶毅考取上海第一医学院的研究生。在上海,他接触到更活跃的学术氛围,并最终把自己的兴趣点锁定在当时的新兴学科分子神经生物学上。1985年,研究生尚未毕业的饶毅,成为改革开放后早期的自费留学生,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攻读博士学位。其
4、后,他在哈佛大学继续进行博士后研究。1994年,饶毅得到了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聘书,开始领导自己的实验室。2004年,他到美国西北大学做教授,并兼该校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两年后,成为讲席教授。选择回国,饶毅身边的很多人都表示不解,但他的理由很简单。“首先,回国实现了个人的归属感,与自己内心认同的国度和人民共度酸甜苦辣的生活,我也希望自己的后代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其次,回国参与中国的发展,将自己的工作融入祖国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使人生有高于个人的意义,和祖国共命运。"饶毅说,他不想成为中国正在发生的历史剧变的旁观者。“不准备退休后回国,而要在
5、事业活跃时期,对中国有所贡献。”2007年回国时,有人曾预言他是“飞蛾扑火”,前途不容乐观。时隔两年,他说,“那个时候我不这样想,现在也不这样想。你让我重新再做一次选择,我还是会这样。”饶毅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因为这两年一帆风顺,而是他坚信,“中国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我们可以一起努力,一步步地往更好的方向走”。作为科学家,饶毅并不担心“回国后,科研会走下坡路”。'‘我敢回来,其中因为我已经在国内开展工作,可以判断自己还没有走下坡路,而是自回国后科研会比国外做得更好。我有这个信心。”他说,在国内,虽然国际学术交流少一点,但可以静下来,想深一
6、点,做一些深刻的、重要的研究。坚持理念饶毅似乎并不满足于只做一个泡在实验室和文献中的科学家。在回国前的十几年,他就经常''和朋友一起用部分时间在中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事情即使很小,也希望起到良性的作用”。同时,饶毅对中国的科研体制不断发表看法。其中包括他和中国科学家鲁白、邹承鲁合作,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中国之声”增刊上的那篇文章《中国科技需要的根本转变:从传统人治到竞争优胜体制》。饶毅在文中批评行政机关对科技经费的控制不当,建议设立一个总理科技办公室取代科技部。解决国家缺乏科技政策协调机构,而只有经费分配机构的问题。他还呼吁让国内科
7、学家获得更多的自主,而不是被官员牵着走。他知道这可能会得罪一些人,“但如果说的话都要跟自己的利益挂钩,那就无法说话了”。回国后,饶毅开始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施。他在北大生命科学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希望通过长期的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生命科学学院。他首先对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做了改变,增加了一些新课程,改变讲课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增加交叉学科教育。他自己也参与其中,参与给本科生上课。“生物学很容易教成描述性的东西。实际上,它最有趣的、最重要的是思想的提出和证明,是新的科学发现是怎么产生的。因此,我和龙漫远安排了一堂课一一“生物学思想与概念”,选取
8、了十几个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介绍其来龙去脉,关键的实验是什么,思想是怎么提出来的。”他和王晓东、施一公发起北大、清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两校一所联合研究生培养计划,强强联合,并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