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关系发展途径探讨——基于劳动关系形态视角的分析

中国劳动关系发展途径探讨——基于劳动关系形态视角的分析

ID:46268522

大小:469.2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2

中国劳动关系发展途径探讨——基于劳动关系形态视角的分析_第1页
中国劳动关系发展途径探讨——基于劳动关系形态视角的分析_第2页
中国劳动关系发展途径探讨——基于劳动关系形态视角的分析_第3页
中国劳动关系发展途径探讨——基于劳动关系形态视角的分析_第4页
中国劳动关系发展途径探讨——基于劳动关系形态视角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劳动关系发展途径探讨——基于劳动关系形态视角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劳动关系}LABORRELATION杨斌,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商学博士。魏亚欣,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电子邮箱:xingjia.tianxia@163.corn。丛龙峰,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武对战略动态适应性的作用机制研究”(NKZXTDll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企业雇佣柔性与技能柔性的战略适配机制及实施效果研究”(71372095)的资助。中国劳动关系发展途径探讨——基于劳动关系形态视角的分析●杨斌魏亚欣丛龙峰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基于对劳动关系广义的理解

2、,从劳动关系的交换本质入手,借鉴对交换形态的划分,将劳动关系区分为封建型、契约型、信赖型和网络型四种形态,并据此分析各国劳动关系的差异。进而指出劳动关系的各个子系统也可依此进行类型区分,而这些子形态有可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呈现不同的组合分布,造成一国劳动关系独有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最后,将以上分析应用于中国现实,指出在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劳动关系形态可能呈现出空间上多种形态共存、时间上发展阶段错位的复杂局面,以求对中国劳动关系发展路径研究提供启示。关键词劳动关系交换形态子形态伴随着经济体制自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劳动关

3、系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两个主要标志是劳动关系利益主体的明晰化和劳动关系类型的多元化。前者是指企业和劳动者独立市场地位的确立;后者主要表现在用人单位主体多元化、就业形态多样化、雇佣方式多样化等方面。两者交互作用,不仅对我国传统的劳动关系治理体制形成严峻挑战,也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和社会阶层分化的格局。针对以上局面,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理念,强调“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的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

4、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对此,学术界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围绕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进行探讨,提出了“劳动关系组织化、集体谈判机制、促进产业工会建设”等建议。但从近年来以上建议在试验实施中遇到的诸多障碍来看,现阶段中国劳动关系可能具有特殊的复杂性,难以遵循发达国家劳动关系的主流形态和演变轨迹。这就要求我们借鉴比较制度分析(CIA)的思路,认真审视作为一种制度的劳动关系,其生成和演变过程中的历史路径依存和制度互补特性,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基础上,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劳动关系发展道路。本文试图从劳动关系的交换本质入手,通过将劳动关系区分

5、为封建型、契约型、信赖型和网络型四种形态,分析各国劳动关系的差异性。进而指出劳动关系的各个子系统也可依此进行类型区分,而这些子形态有可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呈现不同的组合分布,造成一国劳动关系独有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在此基础上,将对劳动关系及其子系统的形态分析应用于中国现实,指出在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劳动关系形态可能呈现出空间上多种形态混在共存、时间上发展阶段错位倒置的复杂局面,以求对中国劳动关系发展路径研究提供启示。一、劳动关系的内涵传统西方理论对劳动关系的定义是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结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它认为在劳动

6、关系中存在三方利益主体,即劳方、资方和政府。劳资双方作为劳动关系主体,通过谈判和协商确定双方权益;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劳资谈判,平衡和协调劳资双方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由此形成政企关系、政劳关系,即邓洛普模型(图1)。但本文认为这种对劳动关系的定义过于狭窄,无法解释现实中劳动关系的错综复杂和不断变化。我们将劳动关工会/1卜\雇主组织、/集体谈判)劳方∑K雇主方劳动者个人、/劳动关系)雇!主\/■1邓洛蕾艇系理解为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类利益主体(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经济—社会关系,是一种主要基于经济利益的交换关系

7、。利益主体包括雇主及其组织、劳动者及其组织、政府,由此决定了劳动关系包含五种关系类别(表1):劳资关系、劳劳关系、企企关系、政企关系、政劳关系,其中以劳资关系、劳劳关系、政企关系为主要关系类别。这种划分提示我们注意到传统分类所忽略的多种关系的重要性,例如劳劳关系。劳劳关系是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劳动者的组织化程度和竞争性,在劳动关系整体中占据重要位置。劳动者群体并非团结一致,当我们审视各国劳动关系历史时,总会看到由不同主体组成的工会,它们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甚至对抗。比如在工会罢工时,企业会组织其他工人或与之竞争的工会(黄色工会

8、)接手罢工者的工作等。二、劳动关系形态(一)劳动关系是一种交换关系现实中的个人拥有各种各样的欲求,包括以生理、襄1劳动关系类蜀利益主体劳动者雇主政府劳动者劳劳关系劳资关系政劳关系雇生劳资关系企企关系政企关系政府政劳关系政企关系中央与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