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寺庙园林的发展脉络

浅谈寺庙园林的发展脉络

ID:46257432

大小:727.2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2

浅谈寺庙园林的发展脉络_第1页
浅谈寺庙园林的发展脉络_第2页
浅谈寺庙园林的发展脉络_第3页
浅谈寺庙园林的发展脉络_第4页
浅谈寺庙园林的发展脉络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寺庙园林的发展脉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寺庙园林的发展脉络班级园林技术09-3姓名岳封学号090146330摘要:寺庙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寺庙园林的形成发展和成熟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传统哲学的三大组成部分——儒家、道家、佛学的主要思想入手,探讨其对寺庙园林造园活动的影响及对现代园林建设的借鉴。关键词:寺庙园林;儒学;道教;佛教寺庙园林主要是指佛寺和道观点的附属园林,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环境,也可泛指那些属于为宗教信仰和意识崇拜服务的建筑群所附设的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数量远远超过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纪念性园林的总和,较其他

2、3种园林分布更广。北魏《洛阳伽蓝记》中记载66所佛寺大部分提到园林;两晋南北朝时期寺庙寺庙及寺庙园林的发展更是达到了鼎盛,有“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中的描述。史上较为著名的寺庙园林有唐宋吋期的灵隐寺、慈恩寺、法门寺,明代的香山寺、碧云寺、大觉寺记建于清代的“外八庙”等他们或以寺庙附园闻名,或者重于环境周边绿化,均根据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形成了各自风格。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寺庙园林有着丰富面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的形成、发展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宗教史人们道德的基础,是普通群众的信仰和精神寄托。人生的基本观念都是建立在宗教信仰之上,是人之为人的根据。中国的

3、佛教和道教哲学则承担了宗教的这些社会功能和任务。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一样,儒、道、佛三者之间共同融合促进了寺庙园林造园活动的发展,本文是从传统哲学的视角解析寺庙园林艺术精神生成之缘由,探讨寺庙园林艺术独特的个性品质,进而阐释其对当前园林建设的意义与价值。1中国传统宗教哲学与寺庙园林的起源与发展佛教作为一种异域文化传入中国,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信徒的精神需求,并得到他们的支持,在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受到屮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佛教在汉代是作为当时中国流行的道术而传播的。这一时期佛教所讲的“灵魂不死”、“因果报应”之类的思想,已为中国所固有。“灵魂不死”的思想在中表现为“有鬼论

4、”如《诗经・大雅・文王》说“三后在天”,精灵升退;《庄子•养生主》有“薪尽火传”比喻,至于“因果报应”,佛教与中土所说不尽相同,而汉时所流传者实与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理论相贯通。这一时期甚至佛教信徒也自称佛教为“道术。牟了《理惑论》说:“道有九I•六种,至于尊大,莫尚佛道也”。而对儒家之书“靡不好之”的牟子,转而“锐志于佛道”,成为虔诚的佛教徒。这说明佛教也影响到儒家的思想领域,且给当时的儒家以相当的冲击。而佛教也借助儒家的思想及词语以利传播,由此可见,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与本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互相参透、吸收。佛教一方面依托道教以“佛道”的方式来发展,另一方面它对中国儒家文化

5、业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佛教思想主张因果报应、轮回转身、灵魂不死,这对于处于水深火热的苦难群众有着极大的诱惑,佛教一时间迅速流行,影响远超过儒学等中国传统宗教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舍宅为寺的风气随之而起。达官贵族为了皇帝、祖先、家族折福讲宅院舍位佛寺,而这些宅院往往本身就具备优美的园林环境,在舍为寺院后,一定程度上成为后世新建寺庙园林的蓝本。自此,寺庙融入了更多的府第和住宅的建筑形式,有了阁楼和花木,佛寺的标志性建筑——印度佛教的浮图(佛塔)、石窟不再是重要的佛寺设置,寺院更讲究景致的优美。《洛阳伽蓝记》中记载:“寺有三池,

6、崔蒲菱藕,水物牛焉,或黄甲紫鳞,出没于繁藻,或青凫白雁,浮沉于绿水”。说明了寺庙的园林化特色。唐宋之后,在儒、释、道厂教合流德总趋势下,禅宗吸收佛教各派理论充实禅学,又接受儒、道的影响,在宗派组织和禅学理论上保持旺盛发展势头。禅宗所属的寺庙园林也有了新的兴造,如五山十刹位代表的江南禅寺等。这一时期的寺庙园林依山就势,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成为中国传统风景园林独特的一派。由此可见,寺庙园林的兴盛与发展与禅宗哲学的兴起到成熟的过程,是大体同步的,它们同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禅宗是中国佛教的精神核心,寺庙园林则是中国僧众的理想天地。明朝时期,佛教中心移至北京。寺庙园林讲究景观的疏

7、朗自然,融人工建筑与山水之间,形成自然天成的园林环境。在园林发达地区,多数寺庙都建设附属园林。2传统哲学思想在寺庙园林中的表现2.1选址寺庙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和个人修生养性之处,其选址突出仙境神域特色。或借峰峦、崖畔之势造昆仑蓬莱之景,或借自然洞穴或山间盆地造就理想的壶天模式,这与道家的山水审美形式相符。道家认为,自然物的美,只要听任其自然的天性就够了,而技艺和艺术的美,则要“以天合天”,殷循客观的存在来调动人的艺术创造力,以获得自然美的艺术,这就是道家的艺术美学观。这种自然哲学以“无为”(即自然)为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