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毕业论文指导手册模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创作)的暂行规定2013年11月修订为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04年4月80)《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一、目的和意义毕业设计(论文、创作)是本科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本科培养目标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提高、检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木知识、基木技能以及进行科学研究训练的基木手段。通过此环节,要具体实现以下教学目的:1.巩固并拓宽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求真理
2、的科学精神,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二.组织机构与职责毕业设计(论文、创作)管理工作实行学校、二级学院两级管理。(一)校级管理1.成立校级领导小组校级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副院长、教务处处长及各二级学院主管毕业设计(论文、创作)工作的院长组成,口常管理工作由教务处负责。2.校级领导小组的职责(1)对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创作)工作进行宏观指导、检查和总结。(2)负责制订相关工作条例,提出工作基本规范和要求。(3)对毕业设计(论文、创作)进行质量监控(如抽查各单位选题、开题、教师指导、中期检查、答辩等各环节的工作质量)。(4)协助二级学院解决工作屮岀现的问题。(5)遴选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创作)。
3、(二)院级管理1.成立院级领导小组各二级学院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创作)工作小组,负责二级学院相关工作的组织与落实。组长由主管教学工作的院长担任。2.院级领导小组的职责(1)制定本单位《毕业设计(论文、创作)工作的实施细则》,并报送教务处备案。(2)审定本单位指导教师资格。(3)审定本单位毕业设计(论文、创作)的选题。(4)对本单位师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创作)工作的思想动员,组织开设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创作)的讲座、课程等。(5)成立院级答辩小组。根据毕业生人数,成立若干答辩小组,成员至少由3人组成,可以包括指导教师,其中至少要有一名具有副教授(含)以上职称的教师。(6)检查本单位毕业设计(论
4、文、创作)的进度和质量,组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答辩工作。(7)制定木单位毕业设计(论文、创作)成绩评分细则。(8)对本单位的毕业设计(论文、创作)工作进行总结。三、毕业设计(论文、创作)各主要环节质量要求(一)选题毕业设计(论文、创作)选题是搞好毕业设计(论文、创作)的前提,直接影响着毕业设计(论文、创作)的质量。各二级学院在学牛选题前,应开设关于如何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创作)的讲座或课程。1.毕业设计(论文、创作)选题应体现我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总体FI标,符合木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使学生在所学专业知识基础之上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专业理论或实践问题,注重专业技术的应用与综
5、合实践能力的提高。1.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各类学生提高水平,有所创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同时也注重发挥学牛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牛选题意愿。3•题目范围适中,不宜过大。难易程度耍适当,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工作量饱满,经努力能完成任务。4.原则上每人一题,对于较大的课题可以由两名或两名以上的学生选做,但每位学牛负责的内容应有所区别,要分别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创作)。(二)开题报告1.学生确定题目后,要填写《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创作)任务书》;2.学生经过资料准备与研究分析后,要填写《首都师范大学科徳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创作)开题报告》。(三)撰写1.学生在做
6、毕业设计(论文、创作)的过程中,要主动向指导教师请教,有问题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指导教师也要因材施教,悉心指导。各学院可根据专业及学科特点,规定岀指导教师与学生面授答疑的次数。2.关于毕业设计(论文、创作)撰写的规范要求,详见《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创作)格式要求》,其中特别强调以下几点:(1)对论文正文字数的要求:毕业环节只写毕业论文的专业,毕业论文正文原则上要求6000字以上;如论文的形式为调查报告,字数与格式要求与论文一致。毕业环节以毕业设计(创作)为主的专业,按专业培养要求,需采用“毕业作品(包括作品展览、汇报演岀等形式)”+“毕业论文(创作报告)”的模式完成,创作报
7、告正文耍求3000-5000字。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创作报告)的成绩比例在4:6至6:4o(2)对论文提要的要求:要有中外文提要,中文提要的字数要控制在300—500字之间;(3)对译文的要求:除外语、艺术类专业外,其他各专业要结合毕业设计(论文、创作)题目阅读1-2篇外文资料,并要完成1500汉字以上的译文;答辩前,将毕业论文(创作报告)、译文、外文原文装订成册和电子版光盘一并上交;(4)对参考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