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专业建设

项目三: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专业建设

ID:46223535

大小:345.64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1-21

项目三: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专业建设_第1页
项目三: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专业建设_第2页
项目三: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专业建设_第3页
项目三: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专业建设_第4页
项目三: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专业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项目三: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专业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机电一体亿孩术咅业群建後方修重点建设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光伏应用技术、机械工程控制技术。项目组组长:张君伟(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组副组长:鹿毅(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组主要成员:周阳(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T丽(卡特彼勒有限公司)戚海永(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潘峰(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李爱民(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王端义(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刘江文(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王冬梅(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张广超(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周期:二年一、专业社会需求分析(一)行业背景装备制

2、造业是衡量一个地区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制造业的核心技术0—,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的基础,是提高产晶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手段。徐州的装备制造业已步入快速发展吋期,将成为工业经济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徐州经济己经基本形成了装备制造、能源、徐州商圈、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四大千亿元支柱产业,新医药、电子信息、环保设备为新兴产业,煤炭、电力、建材、轻纺、冶金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的具有比较鲜明特色的产业体系,3家企业名列中国扱大500家企业,10家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百强,50余种产品产量位居屮国或江苏省第一,其中徐工

3、集M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突破660亿元;是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心产企业。徐工集团在世界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7位,在徐T集团“十二五”规划屮,已明确提出2012年经营规模要突破1000亿元。徐州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人量能够设计、生产、制造先进机电产晶的专门人才。徐州是国内外先进装备引进和使用的重点地区。徐州市充分利用江苏省加快苏北振兴和歼发建设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有利时机,按照“点线面推进、大项冃带动、城市间协调发展”的思路,着力实施“大工业支撑、人项口带动、人商贸流通、大城市建设”四大战略,使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近年來传统产业的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

4、快,引进了一大批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和技术,现代化先进生产设备的广泛大量使用,对管理、使用、维修、消化国外先进机电技术与装备的机电--体化专门人才有人量的需求。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徐州市需耍大量能够设计、生产、制造先进机电产品以及管理、使川、维修、消化国外先进机电技术与装备的机电一体化专门技能人才。(二)人才需求目前,全国年机电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量在500万人左右,口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全国300余所开设机电及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年毕业生人约为10万,全国450余所开设机电及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年毕业生大约为15万,其他途径培养的大约30万人

5、,企业大多靠机械和电气专业员工岗位培训弥补不足,满足企业要求的合格机电人才缺口非常大,严重制约了企业机电设备使用效率,这种现状在江苏更为突出。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机电实用性技能人才的任务非常紧迫,意义重大。徐州“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全市高技能人才需求达14万,其小机电一体化技术类人才需8000人据11年对徐州市20家各类制造类企业对机电类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总需求735人中,机电产品设计岗位(含CAD绘图)88人,占12%;机电设备制造工艺技术岗位105人,占14%;设备操作(产品生产)岗255人,占35%;机电设备装配与调试岗位70人

6、,占10%;机电产品销售与产需技术服务岗位50人,占7%;机电设备维修与改造岗位62人,占8%;生产、质量等技术管理岗位105人,占14%。以“立足徐州”为服务面向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徐州市产业发展的方向相适应,与人才需求占86%的机电设备操作、制造工艺、工程制图、设备维修、装配调试等生产一线岗位相对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徐州山需要一大批能够设计、生产、制造先进机电装备及维护、管理、消化国外先进机电技术的机电一体化专门技能人才。本专业将为徐州的制造装备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撐。二、专业建设基础与优势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01年招收了首批高职学生,

7、现在校生10个班级358人。本专业开办以来已有8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一)形成工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动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现学生校内学习和实际丄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金业实践考核相结合,课堂•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将课堂上的学习和丁作上的学习结合起來,让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使学

8、生看到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间的联系,提高学习理论的积极性。根据企业和职业岗位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