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解析

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解析

ID:46198964

大小:53.29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1

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解析_第1页
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解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解析    男儿生兏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乾元二年(759)杜甫四十八岁七月他自华州弃官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十月转赴同谷(今甘肃成县)在那里住了约一个月这是他生活最为困窘的时期一家人因饥饿病倒床上只能挖掘土芋来充肠在饥寒交迫的日子里诗人以七古体裁写了《同谷七歌》描绘流离颠沛的生涯抒发老病穷愁的感喟大有“长歌当哭”的意味此为第七首是组诗中最精彩的篇章    此诗开头使用了九字句:“

2、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浓缩《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意抒发了身世感慨杜甫素有匡世报国之抱负却始终未得施展如今年将半百名未成身已老而且转徙流离几乎“饿死填沟壑”怎不叫他悲愤填膺!六年后杜甫在严武幕府曾再次发出这种叹穷嗟老的感慨:“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莫相疑行》)其意是相仿的    次句“三年饥走荒山道”把“三年”二字缀于句端进一步突现了诗人近几年的苦难历程“三年”指至德二载(757)至乾元二年杜甫因上疏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而遭贬斥为饥饿驱迫在“荒山道”上尝够了艰辛困苦    三、四句诗人追叙了困居长安时的感受

3、全诗陡然出现高潮十二年前杜甫西入长安然而进取无门度过了惨淡的十年他接触过各种类型的达官贵人发现长安城中凭借父兄余荫随手取得卿相的以少年为多:“长安卿相多少年”这不能不使诗人发出愤激之词:“富贵应须致身早”“致身早”似是劝人的口吻却深蕴着对出现“少年”“卿相”这种政治的愤慨这和他早年所写的“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显然同属愤激之言    五、六句又回到现实映现出诗人和“山中儒生”对话的镜头:“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诗人身处异常窘困的境地当然感叹自己不幸的遭遇因而和友人谈起的都是些令人很不愉快的往事忧

4、国忧民的“怀抱”无法实现自然引起无限伤感    第七句“呜呼七歌兮悄终曲”诗人默默地收起笔停止了他那悲愤激越的吟唱然而思绪的巨潮如何一下子收住“仰视皇天白日速”搁笔望天只见白日在飞速地奔跑这时一种迟暮之感一种凄凉沉郁、哀壮激烈之情在诗人心底涌起不能自已    《同谷七歌》在形式上学习张衡《四愁诗》、蔡琰《胡笳十八拍》采用了定格联章的写法在内容上较多地汲取了鲍照《拟行路难》的艺术经验然而又“神明变化不袭形貌”(沈德潜《唐诗别裁》)自创一体深为后人所赞许此诗作为组诗的末篇集中地抒发了诗人身世飘零之感艺术上长短句错综使用悲伤愤激的情感犹

5、如潮水般冲击着读者的心弦    (陶道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