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97998
大小:51.7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杜甫《登高》的景象与情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杜甫《登高》的景象与情怀 《登高》这首古今七律第一(胡应麟语)可以说是杜甫对生命的感悟、对时世的艰难、对漂泊的一生、对凄凉的晚景、对志向的落空的一个总述 公元767年秋天九月九重阳节55岁的杜甫来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也就是他病死在湘江上的一条小船里的前3年这时的杜甫是右臂偏枯耳半聋还疾病缠身有肺病有疟疾有风痹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孤独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衰败的枯树面对凛冽的秋风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感到自己似乎已走到了生命的晚秋写下了古七律第一的《登高》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
2、─急叫人感到寒冷;天──高让人感到自己渺小;猿──哀使人感到凄凉;渚──清沙──白叫人感到是冷色调鸟──回让人联想到岂不是诗人的化身这里有视觉感受──冷有听觉感受──悲有触觉感受──寒更有心里感受──凄情凄遇景冷景冷因情苦高天之下急风之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耳听哀猿的叫声诗人感到悲哀、凄楚、忧伤、绝望为何一生就如此艰辛呢居无定所一生如不系之舟贫病交加亲朋凋零孤苦似天地一沙鸥 诗人感到志不得伸而生命已经走到晚秋顿生生命短暂之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历史和时间是那么久远而个体的生命如此短暂真乃是人
3、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但诗人登高并非乞求长寿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日月经天、春夏秋冬、朝代兴衰、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规律;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只是为年过半百、志不得伸而感到无可奈何但其对生命的态度是豁达坦荡的古代文人多以山川意象来喻指时间的无穷不独杜甫如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刘禹锡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都表明了诗人大度开阔、豪迈旷达的生命态度 前两联是写景借景抒情后两联是直抒胸意直接点明漂泊的一生和志向落空的悲愁宋代学者罗大经评杜甫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有八层悲他说: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重九佳节没有任何饮酒或赏菊乐事只是去登高五可悲;亲朋凋零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而这病又是多种多样的八可悲我认为还应加上一悲光阴可爱人生不过百年如今年过半百一事无成只落得这般光景算是第九层悲真是包含了无限辛酸 杜甫常作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逢乱世遇贫困苦恋人生杜甫如果不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生理想在他两次应举失败后尽可以做一名耕读为本的隐士而终生不必到长安去干谒求人安史之乱后杜甫如果放弃他
5、佐君安邦的志向他也有机会偷安一隅在天伦之乐中安度残年他放弃温饱而举家投入未可知的茫茫前程他到底在追求着什么他是在顽强而挚着地追求着实现他人生理想的机缘可惜这样的机缘与他不相干屈原为人生理想的幻灭而投江司马迁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屈辱以存杜甫为了他的人生理想而四处奔波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即佐君安民为朝延所用为祖国出力所以我认为:生逢乱世社会动荡是杜甫漂泊一生的客观原因;苦恋人生寻找机缘实现政治理想是他漂泊一生的内在驱动力也是他的终极目标;生活艰辛摆脱贫困是他漂泊一生的经济因素 国家之思黎元之忧身世之感使诗
6、人极度痛恨两鬓斑白;年老多病穷困潦倒命运多舛使诗人停下了喝酒的杯子李白是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轮到杜甫是愤激诗千首老病停酒杯让人感到杜甫最可怜的是文人惯用的浇愁的酒都不能饮了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壮游》)杜甫是喜喝酒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忧亦喝酒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生活平静安定喝酒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经济拮据为官借债喝酒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向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真是莫思身处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而如今呢生活贫困无酒饮;年老多病不能饮办诗人只有把这种忧愁郁结在心头灌注
7、在诗中不能像李白那样呼儿净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所以萧涤非说:销愁借酒今又因病不能举杯岂不更可恨律诗只是中间两联对仗而此首律是每联皆对所以根据对偶的知识我们可以推出苦是一个程度副词是极度、非常的意思 杜甫《登高》雄视古今意境悲壮;触发身世内容沉郁;悲苦萦怀情感悲愤不只是回顾自己艰难坎坷的一生悲悯自己老病孤独的凄凉晚景而且抒发了中国古代文人登高的共同情怀──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悲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