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检查的配合与护理

胶囊内镜检查的配合与护理

ID:46185613

大小:6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胶囊内镜检查的配合与护理_第1页
胶囊内镜检查的配合与护理_第2页
胶囊内镜检查的配合与护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胶囊内镜检查的配合与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胶囊内镜检查的配合与护理[摘要]通过对26例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消瘦、腹痛、腹泻、肝转移的肿瘤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的配合与护理,无不良事件发生,病变检出率高,效果满意。提出胶囊内镜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检查,同时护士在检查中的密切配合和检查前后的精心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胶囊内镜;检查;配合;护理胶囊内镜通过让患者吞服一粒小型的GivenLmagingM2A胶囊(2.5cmx1.2cmx1.0cm),它随着消化道蠕动进入体内,其所拍摄的图像将传递到阵列分布在腰部的传感器中,传感器与GivenDataRecorder数据记录仪连接,数据记录仪则挂在患者的腰部并保存数据信号。检查持

2、续时间为6-8h,可摄出近6万幅图像,检查结束后即将数据记录仪中的信息下载到工作站,经过工作站图像处理软件处理后阅图。我院在2004年9月〜2005年2月为26例患者做胶囊内镜检查,现将检查前后的护理和检查中的配合护理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16-76岁,平均46岁。因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消瘦、腹痛、腹泻等症状,经胃镜、肠镜、小肠造影等检查未能明确诊断。26例检查结果为:5例为克罗恩病,2例为空肠溃疡,6例为小肠炎症,4例为小肠血管畸形,5例为肠道肿瘤,其余4例未见明显异常。2护理2.1检查前护理2.1.1肠道准备嘱患者检查前2天勿做领餐或领灌肠检查,

3、以免领剂残留影响检查结果。检查前一天进无渣饮食,晚餐进医生所规定量的流质。晚10点后至检查前禁食,检查当日4:00嘱患者将2盒恒康正清加至2000ml温水,首次口服500ml,以后每隔10min服200-300ml,1h内服完。2.1.2心理护理胶囊内镜是一种新型检查方法,患者缺乏了解,且费用昂贵,患者往往当心检查过程不顺利和检查不出疾病原因。这就要求护士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向患者讲清胶囊内镜的构造和应用原理、检查步骤、安全可靠性及检查目的和配合方法。争取赢得患者的信任。有必要时行使用现身说法,让已接受检查的患者讲述其切身体会,以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最终取得积极配合检查

4、。2.1.3患者准备嘱患者检查前24h禁烟,以免咳嗽影响检查。男性患者检查前一天剃去腹部脐上下15cm范围体毛,以免影响传感效果及检查结束后阵列传感器黏贴体毛引起不适。患者应着装宽松,以两件套上衣为佳,以利于穿戴记录仪腰带。此外充分评估患者,若有以下情况不适合检查:肠梗阻患者,因为胶囊有无法顺利通过的危险;还有就是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因为心脏起搏器会干扰胶囊内镜正常工作。2.1.4物品准备检查前准备好物品,如电池充电、数据记录仪初始化,检查腰带、胶囊内镜及电池质量等。2.1.5谈话与签字与患者谈话,告诉其极少机会引起肠道阻塞、腹痛等情况,与患者签知情同意书。并将阵列传感器通过黏性

5、衬垫固定在腹部,并与数据记录仪连接,记录仪挂在腰部腰带上,最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服下M2A胶囊。2.2检查中配合护理(1)患者在吞服胶囊内镜2h后可进水,4h进少量简餐,如面包、面条等,并告知患者需等检查全部结束后方可恢复进食。观察患者如有腹痛、恶心、呕吐或低血糖反应等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予以处理。本组均顺利完成检查。(2)部分患者已做过胃镜检查,希望增加胃动力,使胶囊内镜能尽快通过胃部,争取胶囊内镜有更充分的时间在小肠内。应通知医生,遵医嘱在吞服胶囊内镜后立即予胃复安10mg肌注,本组有12例患者肌注胃复安,通过同步视频观察,胶囊内镜通过胃部时间缩短至10~15min左右。若吞

6、服胶囊内镜后随意活动其平均通过胃部时间为28mino(3)胶囊内镜检查期间,患者可日常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屈体、弯腰及移动腰带,切勿撞击腰带上的数据记录仪。避免受外力的干扰。不能接近任何电磁波区域,如MRI或业余电台,在亟少情况下因电磁波干扰而使某些图像丢失,从而造成需要重新检查,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将建议留院观察以符合胶囊检查期间的要求,从而避免同样问题再发生。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此种情况。(4)检查期间还需每15min观察一次记录仪上的绿/蓝指示灯,如闪烁变慢或停止,则立即通知医生,并记录当时的时间,同时也需记录进食、饮水及有不正常感觉的时间,一起交给医生,检查结束。2.3检查后

7、护理与注意事项(1)胶囊内镜工作8h后可由医生拆除设备,如患者是自行解下设备归还,还应详细地指导其先将阵列传感器和数据记录仪的连接分开,再取下记录仪腰带(连带数据记录仪和电池包),然后将数据记录仪和电池包分开,最后将数据记录仪和电池包放至安全的地方,注意取下传感器时不可拉扯其头部,而是分别从传感器粘性垫片的无粘性小耳开始剥离,取下后和其他设备放在一起。(2)在持放、运送、自行拆除所有设备时要避免冲击、震动或阳光照射,否则会造成数据信息的丢失,本组自行拆包5例,无上述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