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效探究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效探究

ID:46166525

大小:6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效探究_第1页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效探究_第2页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效探究_第3页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效探究_第4页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效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效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效探究摘要进行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多・酮类复配剂对小麦赤霉病仍有较好的防效,4种多・酮复配剂中,以50%喜果宝1350g/hm2和60%多・酮1575g/hm2的防效最好,病指防效均在50%以上;其他2种多・酮复配剂防效稍差。40%咪鲜・甲硫灵1200g/hm2对赤霉病防效较差,病指防效为30.28%,需进一步试验示范。关键词小麦赤霉病;药剂;病指;防效中图分类号S435.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20-0123-01赤霉病是海安县小麦的主要病害,且主要危害穗部。在小麦各个生育阶段

2、均可发生,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在田间以穗腐最为常见,危害最大,一般扬花期侵染,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赤霉病侵染初期在小穗和颖片上出现水渍状褐斑,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发病后期在小穗基部出现粉红色胶质霉层[1-2]o小麦不同生育期病菌侵入的难易有很大差异,扬花期最易感病,抽穗期次之,在有大量菌源存在的条件下,小麦抽穗扬花期间若遇3d以上连续阴雨,气温保持在15£以上,则赤霉病大流行。由于2012年4月下旬至5月初小麦抽穗扬花期间,气候温暖高湿,导致了赤霉病大流行[3-4]o为了有效地控制赤霉病发生危害,寻求最佳用药品种,海安县海

3、安镇农业服务公司于2012年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安排在海安县墩头镇某农户责任田进行,试验田土质为灰土,肥力中等,面积0.12hm2o1.2试验材料供试小麦品种:扬麦16号;供试药剂:40%多•酮(多菌灵37%,三哩酮3%,扬州绿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市售)、40%咪鲜・甲硫灵(甲基硫菌灵35%,咪鲜胺7%,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市售)、50%喜果宝(多菌灵40%,三口坐酮10%,盐城利民农药厂,市售)、50%灵单多•酮(多菌灵40%,三吐酮10%,扬州市苏灵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4、,市售)、60%多•酮(多菌灵57%,三坐酮3%,江苏三迪化学有限公司,市售)。1.3试验设计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40%多・酮1695g/hm2(A).40%咪鲜・甲硫灵1200g/hm2(B)、50%喜果宝1350g/hm2(0.50%灵单多•酮1350g/hm2(D).6O%多・酮1575g/hm2(E),以清水作对照(CK)。大区试验,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00m2o1.4试验方法小麦采用机条播,2012年4月26日小麦扬花14%时用药,采用手动均匀喷雾,用水量675kg/hm2o药后25d(5月21日)小麦赤霉病基本定局后鉴定调查,每个处理取4

5、点,每点100穗,分别记载病穗数、病级,计算病穗率、病指和防治效果,分级标准釆用麦类赤霉病测报调查规范国家标准(GB/T15796—1995),即1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4以下;2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4〜1/2;3级:病小穗占全穗的1/2〜3/4;4级:病小穗占全穗的3/4以上[5-7]。2结果与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药后25d处理A、B、C、D、E的病穗防效分别为25.5%、25.0%、36.5%、27.5%、33.5%,病指防效分别为35.29%、30.28%、54.40%、40.59%、51.76%。由此表明,多•酮类复配剂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治

6、效果,其中以处理C、E防效最好,病指防效均在50%以上。3结论与讨论该试验结果表明:多•酮类复配剂对小麦赤霉病仍有较好的防效,4种多・酮复配剂中,以50%喜果宝1350g/hm2和60%多・酮1575g/hm2的防效最好,病指防效均在50%以上;其他2种多・酮复配剂防效稍差。40%咪鲜・甲硫灵1200g/hm2对赤霉病防效较差,病指防效为30.28%,需进一步试验不范。由于2012年海安县小麦齐穗扬花期间气候温暖高湿,为赤霉病大流行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赤霉病自然病穗率为100%,病指为42.50,为2000年以来发生最重的一年,用一次药防效达到50%以

7、上,在大发生年必须增加用药次数才能有效控制赤霉病的危害。4参考文献[1]吉沐祥,高定如,吴祥,等.42%咪鲜・甲硫灵WP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示范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10(11):104-106.[2]刁亚梅,陈培红,许德华,等.25%氧烯菌酯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大田示范试验[J].现代农药,2012,11(3):44-46,50.[3]尤爱琴,张昌杰,胡宇峰,等.5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初探[J]•浙江农业科学,2012(4):532-535.[1]陈将赞,丁灵伟,戴以太,等•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2(2)

8、:197-198.[2]周学荣•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