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儿童说谎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08-儿童说谎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ID:46162655

大小:8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1

08-儿童说谎问题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08-儿童说谎问题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08-儿童说谎问题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08-儿童说谎问题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08-儿童说谎问题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08-儿童说谎问题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08-儿童说谎问题研究文献综述儿童说谎行为问题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儿童说谎行为的研究,是道德发展和儿童补会认知研究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有关儿童说谎问题研究文献的梳理,概括介绍了儿童说谎概念的界足、说谎的分类及动机、儿童说谎行为的发展研究,儿童说谎现彖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等方而的研究进展。在分析现冇研究方法的不足的基础之上,建议从社会学视角在真实口然的情境中,进一步考察成人对待儿童说谎的态度,说谎对儿童自性发展的影响以及当前儿童社会发展和道徳教育的问题。关键词:儿童;说谎;教育;TheLiteratureReviewofChildrenLyingBehav

2、iorProblemsResearch1前儿童说谎行为是近年來儿童心理认知研究关注的焦点,也是道德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说谎是儿童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现象,并且伴随着儿童的成长,可以说儿童说谎行为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化的一个过程。因此,从皮亚杰开创说谎行为研究以来,在发展心理学领域对儿童说谎行为展开了一系列相关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來,“儿童心理理论”一直是近几十年來认知研究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随着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深入化和系统化,儿童说谎行为研究也向纵深方向发展,并试图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木文在此力求通过对儿童说谎行为研究成果的进一步

3、梳理,整理,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教育方法。2说谎的界定2.1说谎的定义谎言,根据语义,就是指假话、骗人的话;《美国英语文学大词典》将"谎言”定义为:(1)打着真实的旗号蓄意提供给别人的虚假说明或者虚假信息;(2)意味着欺骗的任何事情或者给别人的错误表达[1]。最早对说谎概念做出界定的是皮亚杰,在界定时他关注于行为的意图因素。他在1930年的研究表明,6岁以下儿童尚不能考虑意图的性质而是将所有的错误行为都视作说谎,直至10-11岁时儿童才认识到只冇冇意的欺骗才能被认疋为说谎[2]。自20世纪80年代以來,研究者扩展并修止了皮亚杰的研究,对说谎概念进

4、行了多样的界定,英国朴次茅斯大学的维吉(AldertVrij)曾对有关概念进行过梳理[3]。例如,Mitchell等人认为,说谎是有利于沟通者的错误沟通,但这一定义把那些无意识地、错误地误导他人的沟通也归为了欺骗。而说谎实质上是一种冇意的行为,只是因为失误而没冇说实话并不能算作说谎。因此后来冇研究者将说谎左义为一种金图在另一个人身上建立欺骗者认为是错误的信任或理解的行为。然而,根据此左义,魔术师也在说谎,因为魔术师也欺骗了观众。为此Ekman又将说谎的立义修正为“故意训导対象而不提供关丁•想做什么的任何提示”[2]。这个定义考虑到了说谎者的意图,即

5、说谎的发生条件是事先没有告诉別人他们想说谎。但是,维吉对此仍持有异议,他指出谎言是“一种成功或者是不成功的有意尝试,没有预先警告,使另i个人产生一种沟通考自己知道是错误的信念”[3]。此界定中,不成功的尝试欺骗对象明确地被定义为说谎。尽管不同研究者对说谎有不同的界定,但概括起來,这些定义主要强调了以下三个要索:陈述冃标的虚假性、传递者认为它是虚假的、传递者具有欺骗接受者的意图。基于此,笔者比较赞同曲班牙学者Masip等人对说谎概念的界定,即说谎是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有目的地隐瞒、伪造或和假造有关事实或情绪的信息,以诱导他人形成或维持一种沟通者本

6、人认为是假的信念,无论成功与否,均可被视作说谎[4]。因为这个界定既包含意图的要索,乂包含沟通者信念的要索,可以说是一个综合的、完整的和逻辑上比较严谨的定义。以上是基于Masip有关“欺骗性沟通”的观念得出的说谎的定义。但是,有时人们会把谎言和欺骗混为一谈。事实上,从心理学范畴来界定,谎言和欺骗是既冇联系又冇区别的两个概念,因为它们所涉及的认知维度是不一样的。儿童在说谎的基础上逐渐意识到可以通过让他人建立一种错误信念來误导他人的行为,以达成他们自C的U的,即欺骗是在谎言或说谎的基础上出现的,儿蛍就是通过让他人建立错误信念的方式,把单纯的谎言或说谎转

7、变为真正的欺骗[5]。2.2儿童谎言的分类及说谎的动机从认知的角度,说谎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种类型。而说谎行为表现为外显、内隐和错误信念理解三种形式。无意说i荒是说谛的初级形态,属于一种无意识行为;而有意说谎是带有目的性的意识行为。但是有意说谎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欺骗,而欺骗一定是有意行为,并伴有个性化特征。其年龄小、认知水平较低的儿童容易出现想象性谎言;而处于H我中心阶段、尤其期望得到别人的赞美或表扬的低龄儿童,容易出现夸张、虚构的虚荣性谎言;当儿童把口己H常的所见所闻交会融合进口己虚构吐界的各种素材进行随意加工,编成自己的童话故事,便出现了

8、表现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创造性谎言;当然由于儿童不具备逻辑抗辩能力,为了逃避受谴责,于是逃避性谎言便成为儿童一种自我防御性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