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教材把握好教学中的度

研究教材把握好教学中的度

ID:46148042

大小:6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研究教材把握好教学中的度_第1页
研究教材把握好教学中的度_第2页
研究教材把握好教学中的度_第3页
研究教材把握好教学中的度_第4页
研究教材把握好教学中的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教材把握好教学中的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教材把握好教学中的度摘要:如何把握好教学中的度,是老师普遍关心且急待解决的问题。教学屮的度主要指教学的信度、广度、深度、难度等。它由教材、学主、教师三方面的因素所决定,但教材的作用是最关键的。教材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版木,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也是教与学的依据。因此,耍把握好教学中的度,就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关键词:研究;教材;教学如何把握好教学中的“度”,是目前使用新教材的老师普遍关心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中的“度”主要指教学的信度、广度、深度、难度等,它由教材、学生、教师三方面的因素所决定,

2、但教材的作用是最关键的。教材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蓝本,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也是教与学的依据。因此,要把握好教学中的“度”,就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一、研究知识结构,控制难度1、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淡化纯理论和学生难以接受的东西。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克服因追求纯理论上的严密性而使数学显得抽象和枯燥,甚至使学生望而生畏;教学的重点应放在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上,通过问题提出的思维过程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的暴露,把知识的发生、形成、探索过程复现出来,进行“拟真性”的教学,作为学生对知识作深层次的理解和思维方法的

3、借鉴。降低纯理论的难度,转向思想方法的渗透,研究方法的积累,切实搞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木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2、课堂教学应把主要精力用于将最基础的东西讲透、讲深。虽然教材屮的知识都很重要,但其程度是不等同的,教学是需张驰有度。例如关于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深入研究可总结出许多结论,但这些结论真正实用的并不多,且有些是相通的,对于这些点应做到“点到为止”。但如等差(比)中项的概念就非常重要,教学时应深挖,以等差中项为例,教材在给出概念后做了说明:“容易看出,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二项起,每一项(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除外)都

4、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对此可做进一步的引申和拓展,是它的前后“等距离”的项的等差中项,“等距离”不仅刻画了等差数列的特征,而且为等差中项的逆用创造了条件。所以教学时应把最基本的规律向学生讲清楚,过多的性质补充不仅使教学内容繁琐,而且还增加了学生记忆的负担。3、对概念内涵的挖掘要舍得下工夫,使他们能掌握其实质。平时学生总是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课上能听懂,但课后作业或考试就出问题,出现这一情况的关键是学生并未真正搞懂。所以课堂教学对某些概念要引导学生认真探讨,如等差数列的教学,若给出定义后立即进行通项公式的推导,这

5、对刚接触等差数列的学生来讲,无论是对概念的理解,还是对后面内容的学习都是不利的,要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探索。理解概念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学中不可过于草率和急功近利。二、研究课本例题,发挥例题功能课本例题既是如何运用知识解题的经典,也是思维训练的典范。正是这些典范的作用,学生才初步学会了怎样进行数学思维,怎样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考、解题,如何表述自己的解题过程。例题的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处理好例题例题是落实知识到位的关键一步。三、研究课本习题,挖掘教材深度课本习题是课本内容的重

6、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制高点,又是教学大纲期望达到的目标,教材对此作了精心的设计,有许多看似平淡但却很精彩的题目,忽视对这些题目的研究和运用,是资源的极人浪费。1、考虑习题的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2、对于一些内涵丰富的习题,考虑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应变能力。例如qx2+2x+1二0至少有一个负实根的充要条件是:AO<a^lBa<1CaWlD0<aW1或a<0作为选择题,此题可训练学&的直觉思维能力,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解选择题的一般方法,但此题的价值远不止这些,如加以挖掘

7、,则可充分发挥其潜在的智能价值。变化题口的类型:试就a的值,讨论关于x的方程ax2+2x+l二0至少有一个负实根的充要条件。变化题冃的条件:若a^l,试讨论方程ax2+2x+l=0的根的情况。3、研究题口的引申与应用,逐步扩人学生的思维空间。这些题目既可以作为基本题来用,又可作为学生进一步思考的题材,如果运用得法,对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学生的能力是大有益处的。总而言之,研究教材,就是要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本上来,真正休现以本为本,追求课本知识的到位,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