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

浅谈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

ID:46146415

大小:5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_第1页
浅谈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_第2页
浅谈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唐立岷音乐欣赏课作为丰富艺术修养的一个途径,是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强大动力,是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文化的重要基础,是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全面、和谐、健康成长的手段。冃的不是培养专业人才,因此,音乐欣赏教学应尽力克服技能教育的影响,重点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意识和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创造音乐文化生活的能力O我们应该把欣赏课的教学目的定位为——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音乐欣赏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音乐,实现音乐与自我情感的结合,将音乐融入自己的生活,懂得如何根据自己的情感、

2、情绪以及生活需求选择音乐作品欣赏。随着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最终目的这一观念的深入,音乐欣赏活动日益引起理论界和各级学校的关注,培养中小学生优良的品德、健康的人格、高尚情操、敏锐的听觉感受力及丰富的想象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欣赏作为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主要通过让学生听觉感受音乐,从屮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并得到精神的愉悦与满足的一种艺术活动,这是作曲家、表演艺术家及广大音乐教育T作者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国近代音乐教育中,音乐欣赏是一个较晚才出现的概念,原因有两个:一是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二是教育的冃的还未从审美角度上给予重视。从科学技术的角度

3、来看,20世纪初期的中国,录音和放音设备还远未普及,音乐欣赏还只能依赖于实际的音乐表演活动,这样音乐欣赏的内容当然要受到音乐表演条件极大的限制。学校教育的欣赏内容只能限于老师的演唱或演奏,以及学生自己的演唱活动。因此,学生的音乐生活仅仅局限在学校的音乐活动中。由于社会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往往偏爱流行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上的欣赏内容。学生往往能唱许多流行歌曲,却说不出一首艺术歌曲或民歌的歌名。此吋教师应发挥新吋代教师的作用,不应再用老套古板的方法强迫学生学记,而要创立出自己独特新颖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利用不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女口:

4、利用学生熟知的作品;运用流行音乐作为药引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是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唱会或背会什么,而是教会他们怎样去记、怎样去听、怎样理解、怎样掌握审美,了解各地区各民族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了解音乐与社会的关系、音乐与科学的关系,也就是教会学生学习音乐的一般方法。因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是放录音机听歌劇、器乐曲,或者是老师卖力的唱、弹奏,学生怀着崇敬、仰慕的心情倾听,这样的欣赏教学违背了欣赏活动本质上要求全身心参与和投入的要求,

5、音乐教育要成为审美教育就必须通过学生参与审美活动而获得审美体验,欣赏教学应该是一个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这种主动的、创造性的参与是全身心、全方位的参与,不仅仅是听觉的参与,还包括视觉、运动觉、语言直觉等方面的参与。教师应当应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例如:1、创设情境法2、引导学生情感投入成为欣赏的主体3、鼓励艺术创新,调动学生的兴趣,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流,肯定学生的优点,引导学生情感升华、人格升华。4、完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评估制度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