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推进经济薄弱乡镇财源建设

浅谈推进经济薄弱乡镇财源建设

ID:46142611

大小:6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推进经济薄弱乡镇财源建设_第1页
浅谈推进经济薄弱乡镇财源建设_第2页
浅谈推进经济薄弱乡镇财源建设_第3页
浅谈推进经济薄弱乡镇财源建设_第4页
浅谈推进经济薄弱乡镇财源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推进经济薄弱乡镇财源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推进经济薄弱乡镇财源建设国家全部取消农业税使农民负担大大减轻且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是,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也使乡镇财政的利益格局和收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经济薄弱乡镇财政面临的收支矛盾加剧,平衡难度加大。经济薄弱乡镇要想逐步改变财政困难局面,在财源建设工作中有所突破,就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因地制宜,立足自身资源条件,以效益目标为最终取向,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和财政资金的吸附作用,优化环境,夯实基础,不断培植经济和财源的增长点。现结合西鲍乡的实际,浅谈一下如何推进经济薄弱乡镇的财源建设。一

2、、西鲍乡财源建设现状和特点西鲍乡属于泰州扶持的经济薄弱乡镇,相对于经济薄弱乡镇的发展速度而言,西鲍乡经济发展处于较快发展的时期。2010年完成预算内收入834万元,占预算的104.38%,比2009年递增37.85%,2010年完成预算内收入是2008年的2.16倍,工商税收完成821万元,比2009年递增42.77%0从收入结构分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经济发展拉动收入增长。近几年随着经济增长的带动,部分主体税种仍然保持较快增速。二是工业财源的主导地位日益稳固。随着西鲍乡工业经济的发展,工业提供税收所占比重有了很大提

3、高。另外,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工业税源的提高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三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财源的又一增长点。二、目前财源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我乡财源建设近几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些创税企业,为我乡财源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大部分企业规模比较小,税源结构单一,存在着创税少,支柱财源少的问题。其次,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建立高产、优质、髙效的规模农产品生产基地。最后,新兴财源少、后续财源匮乏和财政监管力度不强等问题。财源建设要建立长期

4、的稳定的财源,才能保证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结合西鲍乡财源建设的实际,要强化财源建设,做大做优财政"蛋糕”,其关键是要固本开源,在继续强化现有财源的基础上,巩固壮大主导财源,积极培植新兴后续财源,进一步加大财政监管的力度等。三、加强财源建设的几点建议(一)强化工业兴财,全力培育工业支柱财源1、坚持树立工业财源是第一财源观念。发展工业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西鲍乡2010年增值税完成562万元,占全年工商税收的68.7%,比2009年递增36.18%,加上企业所得税等工业税种的入库收入占全年工商税收的比例超过80%o所

5、以,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工业作为支柱财源的地位都不会动摇。2、加强招商引资,不断提高效益和扩大地方经济总量。西鲍要想加快工业化步伐,提高工业税源经济的比重,就必须以工业集中区为载体,不断完善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积极引进项目,打造招商引资的软、硬环境。通过大力招商引资,让外地项目、企业在本地落户,生根开花,以做大做优本地经济这块“蛋糕”,扩张本地的经济总量。同时,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税收征管,防止收入流失。3、加大科技投入,促进自主创新。乡镇要加大对本地科技含量高、利润空间大、带动面广的龙头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稳固其对乡镇财源

6、的支撑作用,要利用现有的产业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推进工艺的创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及新品开发,使企业能始终占据技术“制高点”,从而尽可能多的占领销售市场空间,有效实现产值和利润的转换,并以此形成新税收增长点。(二)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业基础财源建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特产税取消和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从农业产品收入中直接获取的农税收入的缺失,并不表示农业对地方财政贡献的完全丧失。相反,随着商品农业、创税农业、创汇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加工、运输、储藏等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与加长,农业

7、对财政的间接贡献率会越来越高。因此仍须大力发展商品农业经济,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逐步提高次生农业经济的含税成份。1、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要在确保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基础上,不断提高经济作物的比重,同时要树立“农、林、渔”并举的大农业的观念,扩大鱼、虾、蟹等养殖、特色林果和苗木花卉种植等在农业内部结构中的比重,通过优化布局,合理安排经济作物和粮食种植的比例,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特产口收入,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2、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打造品牌,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创税农业。应根据西鲍所处的地理

8、、资源等区位条件,选准农业特色产品,着重培养农业经济亮点,围绕市场的需求,发展区域性支柱农业,逐步形成农特产品的生产基础,进行规模化种植和专业化生产。3、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物质保障。乡镇财政要以项目农业为抓手,积极争取上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